游客
题文

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

读书可以让人   ,让人   ,让人   

①得到智慧启发    ②滋养浩然之气    ③保持思想活力。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4月21日,教育部公布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评选名单,经过专家初评、网络公开投票、终评等评审程序,最终评出采用奖1名,由山西运城市博艺制版印刷学校李永华获得,入围奖 19 名。

为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进一步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荣誉感,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的浓厚氛围,去年9月,教育部面向社会启动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LOGO)设计征集活动,得到全国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乡村学校师生以及专业设计公司从业人员等不同群体的积极参与。为确保征集活动的公平、公正,教育部还专门成立由高校知名专家、中小学美术特级教师和地方教育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

(1)请将上面这段文字内容概括为一句话(不超过20字)。

(2)下图是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L0G0)图,请分条说明其含义。

(3)围绕“乡村学校从教30年”这一荣誉,

①30年里,你就如那春雨,滋润着孩子;

②30年里,你就如那    

③30年里,你就如那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已升至国家层面。实际上“互联网+”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请你根据如图内容解释“互联网+”的含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亚洲教育论坛开幕

11月1日,亚洲教育论坛在成都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国际幼儿教育”等议题展开研讨。此次教育论坛的分论坛之一﹣﹣“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意在探讨如何将国学内容融入教材。

在论坛上,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该出版社新修订的语文教材,小学一二年级,初中一二年级的已修订完毕,送交教育部审定,如顺利通过,这批教材将于2016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进入课堂。

这批新教材增加了国学内容的比重。

初中语文新版教材变化:国学内容增至35%。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推行“一纲多本”政策。教育部出台一个教育大纲,各地方可根据大纲来自主选择教材,而各个出版社也开始编纂出版自己的教材。以前的初中语文版教材有7个单元,国学内容占了2个单元。为减轻学生负担,现在,新修订的语文版教材减少到6个单元,而国学内容仍占2个单元,同时还增加了两篇白话文小说。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语文教材的35%。

观点:小学语文教材应再添75篇国学经典

“目前,中小学主导教材并没有编入大量的国学经典作品,我们只能编写校本教材,在课余时间安排诵读,效果小、时间短。”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在论坛上呼吁,提高国学经典作品进入语文教材的比重。

刘晓军认为,国学经典应按照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比重进入中小学教材。他以目前部分省市的小学在用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为例,12册教材中入选主题文章358篇,其中国学经典文本只有45篇,占总量的12%,如按照三分之一比例配置的话,还需要增加75篇左右。“增加什么内容呢?根据教育部有序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规定,小学阶段可以从古诗词、节庆、民俗文化等四方面增加选文。”

【相关链接1】

近年,国学教育的触角越来越多地向学龄儿童延伸。针对最近幼儿园国学热的网络调查显示:坚决支持孩子进行专业“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占15%,反对的占10%;抱观望态度的家长,占75%。

【相关链接2】

近日,东关小学全体师生举办了一场以“诵读经典,畅谈梦想”为主题的元旦庆祝活动。各年级语文老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学生量身推荐了一系列的经典诗歌。各班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畅游书海等准备活动。诵读作品包括中国古今经典诗词及以“中国梦”为题材的经典作品,活动中,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的表演精彩纷呈,进一步领略了中华经典的魅力。

【相关链接3】

古诗文诵读大赛渐成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香饽饽”,2016年3月19日,“我们的节日”天水市中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总决赛在青少年活动中心落幕,8支队伍经过激烈角逐,最后羲皇中学摘得特等奖。该比赛由天水市语委会、市教育局主办。在比赛中,不少学校还在服装上动起脑筋,汉服、民国学生装不一而足。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如今,新修订的语文版教材中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教材的35%。

B.亚洲教育论坛研讨了“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的议题,决定增设国学内容的教材于2016年9月进入课堂。

C.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在论坛上呼吁,提高国学经典进入语文教材的比重。

D.目前,古诗文诵读大赛成为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受到中学生的青睐。

(2)请仔细阅读链接2、3材料,用两个短语概括两则材料的主题。

(3)对于“国学启蒙教育”,人们的观点不同,对此,你持何种观点?请简要阐述理由。

(4)阅读完几则材料后,有的同学万分激动,写了下面几句话,请你结合材料,仿照补写句子。

诵读经典,丰富了我们的审美体验:诵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让我们感受到和谐共荣的人与自然;诵读“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让我们体会到积极昂扬的  ;诵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领略到壮观雄奇的  。让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中荡漾,  ;让经典走进课堂,溢满校园,    

综台性学习

某班开展“走近兰州太平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阅读为专题板报准备的三则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相传,明朝大将徐达西征,九攻兰州城不下,使制造了 3 尺长鼓,内藏兵器,趁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让军士扮作“社火”队员入城内,一举破城,赢得太平。从此,百姓年年擂鼓闹喜,祈求太平,并把所擂之鼓称为“太平鼓”。

【材料二】兰州太平鼓舞是群舞,表演时,众多鼓手前纵后跃,左旋右转,时而跳打、时而举打,起落有序,配合默契,犹如万马奔腾。鼓、钹、锣齐响,如春雷滚滚,声声震天。

【材料三】在兰州本地的社火活动中,人们常常看到,太平鼓的鼓手走到哪里,鼓声和 掌声就跟到哪里。“打得好”“真带劲”的赞扬声和“再来一次”的呐喊声此起被伏。更有外地来的游客感慨:“这场面,这气势,太震撼了,相机拍不出来,下次带家人一起来看!”

(2)下面是“兰州太平鼓”问卷调查表的内容,请用一句话表述你读到的信息。

年龄段 12~29 岁(100 人) 30~45 岁(100 人) 45 岁以上(100 人)

了解太平鼓的人数比 23% 49% 81%

(3)学校将组织学生到北山广场观看兰州太平鼓表演。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

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2)【剪纸欣赏】

请你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3)【我看剪纸】

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