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小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小灯泡标有" "的字样。

(1)图甲是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同组的小红同学发现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 ",并在图中改正。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而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则可能的故障是 。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小明进行了4次测量,并将有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当电压表示数为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请根据电流表的示数把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
电压 |
电流 |
电阻 |
电功率 |
灯泡的亮度 |
1 |
0.5 |
0.16 |
3.1 |
0.08 |
不亮 |
2 |
1.7 |
较暗 |
|||
3 |
2.5 |
0.28 |
8.9 |
0.70 |
正常 |
4 |
3.0 |
0.30 |
10.0 |
0.90 |
很亮 |
(4)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5)实验中小灯泡的电阻变化的原因是 。
(6)此实验中将小灯泡换成 、 、 的定值电阻还能完成的探究实验是 。
如图所示,小明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移动棋子B,直到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 验中:
(1)用透明玻璃做实验,是因为它既能透光让小明看到棋子 ,又能 光,让小明看到棋子 的像。
(2)用两个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小明将光屏放在棋子B的位置上.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 (能/不能)承接到棋子A的像.这是因为 。
(4)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
(5)玻璃板下方用方格纸而不用白纸的优点是: 。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_____测量时间,以_______测量时间的误差。(填“减小”或“增大”)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偏________。(填“大”或“小”)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5)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为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的山村,这种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常用保温瓶不能满足需要。同学们经过讨论,为保障药品在0℃以下存放,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冷藏盒。
(1)其中药品应放置于 (A/B)处,另一处空间放置低温物质。
(2)关于保温盒填充材料,你选择 (铝合金/发泡塑料/砂石)。
(3)关于放置在保温瓶内的低温物质的选择,小明认为只要放普通冰块即可,小华却认为应该放置由盐水凝固而成的冰块(简称“盐冰”)。
你支持 的选择,依据是:①这两种冰, 的熔点更低;② (题目中的某段文字)。
(4)进一步分析其原理:低温物质在运输途中发生 (填物态变化)而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保证冷藏效果。
请你完成测量某金属块的质量和密度时的若干操作:
(1)测量金属块质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此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填“左”或“右”)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放在右盘中砝码的数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放入金属块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0mL,放入金属块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密度为 kg/m3;
(3)金属块若有磨损,则它的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细线的体积不可忽略,则测出的密度 (填“偏大”或“偏小”)。
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 (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进行;
(2)小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他应该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调整玻璃板后的蜡烛B的位置,直到看上去B和A的像 ,此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像与物大小相同;同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小明了解到平面镜是在平板玻璃的背面均匀地镀上了一层金属膜制成的(如图2甲).他有一个疑问:物体是通过镜子的前面成像还是背面成像?于是他将一支铅笔的笔尖贴在镜子上,如图2乙所示,眼睛从侧面观察,若发现 ,则说明物体是通过镜子背面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