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支撑烧杯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应先固定       (选填“铁圈”或“铁杆”)。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         ° C ;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          (选填“水的质量偏大”或“当地气压偏低”)。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液化及液化现象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端移动。
(2)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cm3
(3)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则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g。

(4)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0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
kg/m3

小娟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小娟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的适当位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的左侧,光屏置于凸透镜的右侧。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高度。
(2)将蜡烛移到适当位置,改变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放大缩小
的实像,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060~70
cm且小于cm,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小刚通过实验探究冰的熔化规律。
(1)实验前小刚观察到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0
℃。

(2)实验中持续加热,每分钟记录一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点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温度/℃
-4
-2
0
0
0
0
0
0
0
0
0
1
2
3

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某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图如图a所示。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应地读取通过小灯泡灯丝的电流。下表中记录的是每次的测量值。

U/V
0
0.50
1.00
1.50
2.00
2.50
I/A
0
0.17
0.30
0.39
0.45
0.49

(1)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将测量数据转换为坐标点,标记在坐标系中,如图b所示,请用平滑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2)通过计算或根据所画的实验图线都可以发现,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值是(选填“变化”或“不变”)的,且随着电压的升高,其阻值。(选填“变大”或“变小”)
(3)按照电路图a,在图c中将实物图连接起来

现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物体的质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取下两侧的橡胶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a所示。
(1)请从实验操作的角度,详细叙述接下来的调节过程:


(2)调节完成后,将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通过移动游码,再次使天平横梁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