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是物质的一些性质:①密度小,很稳定、②有吸附性、③有导电性、④易升华、⑤能与酸反应.请选择恰当的数字序号填空.
用途 |
石墨作电极芯 |
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
氦气用于探空气球 |
碳酸氢钠用于面点发酵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性质 |
(1)石墨 |
(2)活性炭 |
(3)氦气 |
(4)碳酸氢钠 |
(5)干冰 |
张涛同学把经过烘干的过量的木炭粉和少量的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平铺在硬质试管底部,并将硬质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同时用导管将生成的气体导出(如右图所示)。
请你对他进行探究实验中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猜想:导出的气体可能是39(只写出一种猜想);
(2)实验操作:40 ;
(3)实验现象预测:41;
(4)根据你的探究结果,写出在探究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2 ;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7
(2)分析微观过程图,我能从微观角度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38。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对它进行研究:
(1)第12号元素它属于32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33电子,它的离子符号为34 。
(2)从上表中我探究出以下规律:在原子里,核电荷数=原子序数=35 。
(3)我通过细致地分析,还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36 。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净水时,通常用14的方法,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常用15做吸附剂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许莹同学设计了电解水简易装置,其中A、B电极由金属曲别针制成。通电后的现象如图所示。与A电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16;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
(3)自来水中含有少量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这就是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
官维同学自学化学时发现,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4 HNO34 NO2↑+↑+ 2H2O。据此我能回答:
(1)中物质的化学式为10。
(2)我还可从不同角度分析,获得对HNO3的下列认识:
从组成上,11 ;从性质上,12 ;从贮存上,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