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①t1℃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 。
②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③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乙试管内的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血红蛋白含有亚铁离子,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O 2的作用,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摄入过量的铁也有害。下面是一种常见补铁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含Fe 2+33%~36%,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
[查阅资料]
①Fe 3+可与KSCN溶液反应,从而溶液会显红色,且Fe 3+的浓度越大,溶液红色越深:而Fe 2+遇KSCN溶液不会显红色。
②高锰酸钾溶液可以与盐酸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
③稀硝酸可以将Fe 2+氧化成Fe 3+。
Ⅰ.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来检测该补铁药品中是否含有Fe 2+并探究Vc的作用:
①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淡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Fe 3+.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药品中的铁本来就应该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
B.在制药过程中生成少量三价铁
C.药品储存过程中有少量三价铁生成
②加入新制氯水的作用是 。
③药品说明书中"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请说明理由 。
Ⅱ.乙同学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药品是否合格,反应原理为5Fe 2++8H ++MnO 4 ﹣═5Fe 3++Mn 2++4H 2O.准确称量上述药品10.00g,将其全部溶于试剂2中,配制成1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经换算,用去高锰酸钾的质量为40.32mg。请回答:
④该实验中的试剂2与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中的试剂1都可以是 (填序号)。
A.蒸馏水 B.稀盐酸 C.稀硫酸 D.稀硝酸
⑤本实验所用固体药品 (填"能"或"不能")用托盘天平称量。
(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海水晒盐是氯化钠的主要来源,海水中还含有MgCl 2和MgSO 4等物质,如图是以上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①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填化学式)。
②将t 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 2℃以上时,仍然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化学式)。
现有氧气、氢气、铁、稀硫酸、水、氧化铜、碳酸钠溶液七种物质,请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不能重复使用)。
(1)化合反应 ;
(2)分解反应 ;
(3)置换反应 ;
(4)复分解反应 。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KClO3中C1的化合价是 。
(2)2个铵根离子 。
(3)硫酸铝的化学式 。
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教材中较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较活泼金属,C为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分别写出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若C为金属单质,A、B、D都是化合物: 。
②若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C为水: 。
(3)若A为蓝色溶液,生成的C、D都是沉淀,则B可能是 。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0℃~60℃之间,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
(2)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3)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4)50℃时,将甲、乙、丙各20 g分别加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静置,然后各取上层清液m g,再降温至10℃,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ω(甲)、ω(乙)、ω(丙),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