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1)解释加点的词
①选贤与能 ②女有归
(2)请将文中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语句写出来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路不拾遗。
(3)本文描述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可用原文回答)
人才选拔:
福利保障:
(4)现代汉语中还保有许多古代语言的含义。请从下列字中,选三字写出三个成语来。
皆、恶、兴、作、谓、藏、闭、信、弃
文言文阅读(20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加点的词
去后乃至()尊君在不()翻译句子: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
友人和元方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
朱家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其馀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①其能,歆②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③,先从贫贱始。家无馀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④。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⑤季布将军⑥之阸⑦,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自以为行弗及。 (《史记·游侠列传》)
【注释】①伐:夸耀。②歆:为……而欣喜。③振人不赡:救济生活不富足的人。④軥(qú)牛:挽轭的小牛。⑤阴脱:暗地里逃脱。⑥季布将军:曾效力于项羽,多次击败刘邦军队。项羽败亡后,被刘邦悬赏缉拿。⑦阸:(è)困厄。下列选项中,各组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朱家用侠闻 /臣未尝闻也(《唐雎不辱使命》) |
B.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
C.莫不延颈愿交焉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
D.乘不过軥牛 /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含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专趋人之急
A.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
C.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诸所尝施,唯恐见之。(2)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朱家“诸所尝施,唯恐见之”的原因是什么?并在原文中找出“唯恐见之”的一个具体例子。(都用原文作答)
原因:
例子:请概括归纳一下朱家身上体现出来的“侠”的特点。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
注释:谢公即东晋名相谢安,谢玄是他的侄子,当时在前线指挥著名的淝水之战(即文中的淮上利害)。解释加点词。
(1)淮上信至()(2)徐向局()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小儿辈大破贼。[来K]⑵意色举止,不异于常。请说一下,本则中的谢公有什么样的品质?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解释加点词。
公欣然曰()(2) 即公大兄()翻译句子。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有人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写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
古文阅读(共16分)
【甲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间千二百里/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
B.哀转久绝/群响毕绝(《口技》) |
C.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
D.是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
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春冬之时
A.何陋之有(《陋室铭》) |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C.借旁近与之。(《伤仲永》) | D.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每句3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