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1]。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看到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话,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的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都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挤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事》,有删改)
【注释】[1]盈然:漫溢的样子
(1)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段,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段的内容。
片段一: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段二:
片段三: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丰富的表达效果。
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3)联系上下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里感受?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4)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5)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A.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的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D.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完成(1)(2)题。
“多吃点,不要减肥,晚上不要出门,照顾自己,常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歪歪扭扭的铅笔字,没有标点,6 个简短的句子,这是一封只有27 个字的家书。然而当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王诗佳在2015 年11 月1 日意外收到这封出自奶奶之手的超短家书之时,她却忍不住泪流满面。
据悉,王诗佳的奶奶已经67 岁了,有近60 年没有碰过笔、认过字。这封27 字家书,是其凭借几十年前的记忆,询问请教了左邻右舍才写出来的。
谈到这封家书的起因,王诗佳说:“前阵子事多,心情压抑又不愿意说出来,没处发泄。后来写了长长的一封信寄回家,真的没想到奶奶会一字一句地看完,还给我写了回信。我抱怨了那么多,奶奶只是回了简简单单几句话,而且又是她常对我唠叨的那些话,一封回信让我感受到了平凡中最不平凡的爱。”
(1)请你替王诗佳给奶奶写一封回信。要求语言得体,正文不超过30 个字。
(2)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家书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已渐行渐远。请你为班级举办的
“重拾家书传统文化”活动提出两条建议。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
余之敏
①在2015 年年底的网络购票高峰中,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 图形验证码系统让很多购票者“吐槽”。人们不禁要问,那么复杂的验证码系统,到底有什么用?
②要回答这个问题,须先弄明白何为验证码。验证码实际上是一种Web 自动程序,它有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名字﹣﹣﹣“全自动区分电脑和人类的图灵测试”,就是由机器来向操作者提问,从而鉴别操作者是人还是机器的一种测试。目前,这种测试主要有四类:图形验证码、手机短信验证码、手机语音验证码、视频验证码。
③中 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验证码是图形验证码,又叫主流验证码。刚开始,图形验证码只是静态的图片,后来变成了动态的验证码图片,它的防垃圾注入率几乎可以达到100%,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验证码创新模式。
④手机短信验证码是通过发送验证码到手机,以验证用户的真实性。大型网站,尤其是购物网站,都能提供这项功能,能比较充分地保证购物的安全性。
⑤手机语音验证码实现自动语音播报,同时短信也能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确保万无一失。如果有拨通失败的,系统还能自动重拨,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网站用户收不到验证码的问题。
⑥视频验证码是验证码中的新秀,这种由随机数字、字母和中文组合成的验证码会动态嵌入到MP4 等视频中,增加了破解难度。视频中的验证码字母、数字组合,字体的形状、大小,速度的快慢,显示效果和轨迹的动态变换,增加了恶意抓屏破解的难度,其安全度远高于其他验证码,而且这种验证码还不会使用户感到枯燥,同时又降低了用户识别的难度,让用户更容易辨认。
⑦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网络入侵。比方说,若要进入一个页面,就须要通过验证,这时操作者就要依次输入数字、字母,有时还要加上无法被计算机辨识、但用户肉眼可以识别的文字图象(如12306 图形验证),而操作者只有通过了验证,才能顺利打开网页,有效防止恶意破解密码、论坛灌水、刷票等。
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验证码设计也越来越复杂,程序员正在与破解者进行着一场仿佛没有终点的“拉锯战”,而在这场“拉锯战”中又催生出新的作用:2015 年年底,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路易斯•冯•安等人设计出把无法识别的古籍文字制成验证码,派发给网站用户验证,根据不同用户反馈回来的单词答案,就可以轻松得到典籍模糊字符的正确结果,这对于古籍保护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⑨不过越来越复杂的验证码还是令很多网友烦恼。为此,谷歌公司正在实施一项“消灭验证码”的工程,即验证码将被一个简单的复选框代替,用户只需勾选“我不是机器人”,电脑通过收集用户单击前的鼠标轨迹,然后对比用户当前的行为是否与在互联网上的历史行为一致,就可以轻松判定操作者究竟是人还是机器。这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无疑会简化他们的体验,但它也会在“不经意间”收集用户的IP 地址等变量,从而泄漏隐私。
⑩但是不可否认,验证码仍然是各网站反黑客恶意操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保障系统,还是会继续使用下去,直到被另一种全新的、功能更好的反黑客软件所代替。
(选自《知识窗》2016 年第3 期)
(1)综合全文回答,验证码到底有哪些作用?它又有哪些不足?
(2)请依据第②段内容,给“验证码”下一个定义。
(3)第③至⑥段的排列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程序员正在与破解者进行着一场仿佛没有终点的‘拉锯战’”在语言表述上颇具匠心、含义丰富,请你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小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给“天分”一个机会
李威/译
①我在钢琴培训教学的生涯中,教过一些“音乐天分不足”的学生,罗比就是其中之一。
②当他到我这儿来时,已经11 岁了。我一向都认为,学习音乐应该从更小的时候开始,对男孩子来说,尤其如此。他却告诉我,他妈妈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听他演奏钢琴。
③于是,我收下了罗比。就这样,罗比开始了他的钢琴课。从一开始,我就觉得罗比的一切努力都将会是徒劳。无论他怎么努力怎么刻苦,他仍旧缺乏对音调和基本节奏的敏感。尽管如此,他仍旧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音阶知识,按照我的要求努力练习。
④后来,不知为什么,罗比再也没有来上过课。我想当然地认为,他可能因为觉得自己确实没有天分而去学别的东西了。几个星期后,我给每位学生的家里都寄了一张宣传广告,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参加即将举行的钢琴独奏音乐会。令我感到吃惊的是,罗比收到宣传广告后,问我他是否可以参加钢琴独奏音乐会。我告诉他,因为他中途已经退学了,所以不具备参加演出的资格。他说他妈妈生病了,所以无法带他来上课,但是他一直都在坚持练琴,从未间断。
⑤“老师……我一定要上台去演奏!求求您答应我吧!”他坚定地说。我实在不忍拒绝他的请求,只好同意。
⑥终于,钢琴独奏音乐会举行的日子来到了。我把罗比的节目安排在音乐会的最后,我想,这样的安排,将会把由于罗比的演奏可能造成的任何不良影响控制在节目的最后,而且到时候我还可以通过我的“压轴戏”来挽救因为他差劲的表演可能会带来的损失。
⑦由于学生们一直都在勤奋地练习,所以音乐会进行得非常顺利。终于,轮到罗比出场了。当他走上舞台的时候,我不禁有些后悔先前的决定。他的衣服皱巴巴的,头发乱作一团。“为什么他就不能像其他学生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呢?”我心里抱怨道,“为什么他妈妈就不能为了这个特殊的晚上给他梳梳头呢?”
⑧我正兀自想着的时候,罗比拉出了琴凳,准备开始演奏。当他宣布他将为大家弹奏一曲莫扎特的《C 大调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时,我大吃一惊,而在我还没有为我接下来将要听到的作好心理准备的时候,他的手指已经在琴键上轻盈地弹奏起来,确切地说,它们几乎就是在琴键上敏捷地跳着舞。此刻,整个体育馆里安静极了,只有罗比的琴声在回荡着。那琴声时而轻柔,时而响亮,时而急速,时而舒缓……不仅如此,他还把莫扎特在总谱上标明的延留和弦弹奏得那么完美!
⑨几分钟之后,他以一段恢宏的渐强音节结束了演奏。顿时,场上的每个人都情不自禁
地站了起来,并且热烈地鼓掌、欢呼……我早已激动得热泪盈眶。我快步跑上舞台,将小罗
比紧紧地拥在怀里,轻声问道:“罗比,我从来没有听过你弹得这么好!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吗?”罗比向我解释道:“您还记得我曾经对您说过我妈妈生病了吗?她得的是癌症。并且,就在今天早上,她去世了。还有……因为她一生下来耳朵就是聋的,听不见任何声音。所以,今天晚上是她第一次能够听到我的演奏。我要让这场演出变得特别。”
⑩那一刻,我不禁想:“今天晚上,我自己成了一个学生﹣﹣﹣罗比的学生。正是因为收了
罗比这个学生,我的人生才变得更加富有,我的生命才变得更加宽阔。”
(选自《智慧》2016 年第6 期,有删节)
(1)仿照示例,结合全文内容补充相关情节。
我收罗比为学生→罗比坚持要求参加音乐会→A →B 。
(2)罗比的成功演奏实际上早有伏笔,请你找出两处伏笔,写在答题卷上。
(3)请简要概括我对罗比的态度变化过程:
我勉强收下音乐天分不足的罗比为学生→A →B →C 。
(4)读完此文,你认为罗比是一个怎样的人?
(5)文章结尾写道:“正是因为收了罗比这个学生,我的人生才变得更加富有,我的生命才变得更加宽阔。”那么,“我”从罗比身上懂得了什么?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5)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贺铭华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 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从来纨绔少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想人的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选自《时文选粹》第九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用“‖”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第⑧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不能以文中出现的人物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