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传

【元】辛文房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①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②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注释】①本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③宰:指县令。④辟:召,征召。

(1)下列句中“望”字,与诗中第二句“望”字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A.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2)从《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  

①怒引至庭下曰     

A.引导,诱导    B.拉,拽    C.引用

②白时卧庐山     

A.睡觉    B.倒伏    C.隐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4)诗歌末句,诗人借想象之景,表现凄凉、感伤的心境。结合所选诗文,分析产生这种心境的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浙江舟山2011)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书院二小松(4分)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王昌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寒雨连江夜入吴,
  巴山夜雨秋涨池。 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何当共剪西窗烛, 洛阳亲友如相问,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⑴"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2分)
⑵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 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 的志向。(4分)


社日①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
  ⒒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⑴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2分)
⑵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阅读下边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湛江2011)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 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