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一包黑色粉末,可能由铁粉、碳粉和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黑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并提炼其中的某种金属。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是什么?

【初步实验】把少许黑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气泡,且反应后无固体剩余。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②氢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初步结论】黑色粉末可能是    

同学们为了进一步确定黑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试管底部有红色物质生成。

【实验结论】黑色粉末是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探究】为了提炼其中的某种金属,同学们取相同质量的黑色粉末,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1)步骤2和步骤3中物质分离的操作名称是  

(2)方案中的五个步骤,其中不能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步骤是  。方案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E是同一种溶质形成的溶液,但不能判断其中溶质质量大小,理由是  

(4)请你分析哪种方案合理并说明理由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一起参与思考。

(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  (选填“A”、“B”或“A和B”)

(2)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克,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发现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  (选填序号)

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③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④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请你选择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 2O 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 2O 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1)小晨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H 2O 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   

(3)采用相同质量5%的H 2O 2溶液,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    (假定两种方法H 2O 2均完全分解:曲线画在答题纸上)。

兴趣小组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产Cu(OH)2,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

②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

③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Cu(OH)2

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  

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Cu(OH)2和Cu4(OH)4SO4

【获取事实与证据】

①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  

②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  

【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  正确。

进行氧气制取与性质检验的实验。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选填序号)。

(2)实验中,用装有一定量水的集气瓶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是多少呢?进一步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5只容积均为100毫升的集气瓶,分别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伸入5只集气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以相同方法完成第二组实验,两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第一组

第二组

集气瓶编号

A

B

C

D

E

A

B

C

D

E

集气前装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毫升)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①第一组实验D瓶,集气结束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②经计算,第二组实验C瓶的氧气体积分数为48.65%,由此得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只能是48.65%”的结论,对此结论和过程进行评价:  

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提出猜想】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

【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钠块大小

硫酸铜溶液

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

绿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绿色沉淀

绿豆大小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

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实验结论】(1)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  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

(2)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

【实验反思】

(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  

(2)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  

(3)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

方案二: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

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