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24.5g氯酸钾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氯化钾14.9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向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4.9g氯化钾,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20.2g滤液,求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写出计算步骤)
【2015年四川省宜宾市】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有关信息如下表:
| 元素 |
有关信息 |
| X |
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 |
| Y |
形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
| Z |
期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 M |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1)M元素的名称是 。
(2)Y形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此物质不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填化学式),该有机物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能用于人工降雨的固体物质是 。
(5)由Z、M 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俗称 ,写出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15年广东省】某化肥说明书的一部分如题图。
(1)此包化肥中含氮的质量为 kg。
(2)该化肥的化学性质为:
与碱性物质混用会因放出 气而损失肥效;
‚ ,
(3)该化肥的物理性质为 。
【2015年湖南省株洲市】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为什么把标准定为5.6?
(2)华雪同学用锌粒与稀硫酸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制取氢气,一段时间后不再有气泡产生。在解释“不再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时,华雪同学认为可能是锌粒与稀硫酸脱离了接触,你认为还可能有什么原因?
【2015年浙江省衡州市】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原质量分数为10%)是否变质,进行了下述实验:
| 同学 |
小柯 |
小江 |
小龙 |
| 操作 |
各取一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
||
| 滴入无色酚酞 |
加入足量的 ? |
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
|
| 现象 |
变红 |
产生气泡 |
产生白色沉淀 |
| 结论 |
没变质 |
变质 |
变质 |
(1)小江加入的“?”是 。
(2)小江认为小柯的实验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3)小龙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1.97g。已知小龙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10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
(1)将刚刚蒸馏出来的蒸馏水盛放在敞口的干净容器里,一段时间后,蒸馏水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你分析说明引起蒸馏水pH改变的原因。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6%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