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节选的短文和诗句,完成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行》(节选)

王维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注释】①武陵源:相传在今湖南桃源西南,晋时属武陵郡。②物外:世外。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便要还家  

③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薄暮渔樵乘水入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A.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B.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C.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D.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4)请写出《桃花源记》选文中与《桃源行》中画曲线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

(5)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与王维的《桃源行》二者主题思想基本一致,请你说说两部作品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节选自苏轼《方山子传》)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欲以此驰骋当世

A.欲/以此驰骋当世 B.欲以/此驰骋当世
C.欲以此/驰骋当世 D.欲以此驰骋/当世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1)稍()(2)过(
翻译下面句子。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方山子的人生际遇?
方山子自我排遣的方式是什么?你对他的做法有何评价?

幼时记趣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②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拟:②强:③唳:④壑:
翻译: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选段中作者讲述了幼时的什么趣事?结合选文,就如何在生活中获得乐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巫而遣之。课农桑,以备凶荒。
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民伤财,虑生他变。”卒奏寝其事。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平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瑾诛,起巡抚贵州。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
宝三岁而孤,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
【注】宁王宸濠: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袭封宁王,封于南昌。正德十四年起兵反叛,兵败被俘,伏诛。
下列各句中的“以”与“备凶荒”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记之 B.不物喜
C.祭尉首 D.固怪之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每月初一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任江西提学副使时,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安置读书人。
B.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防备饥荒发生;他不主张开采处州银矿原因之一,是怕劳民伤财。
C.邵宝极其孝顺,多次请求辞官奉养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自己有病,左手麻痹不仁,还是早晚奉侍在父母身边。
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每当学有所得就写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学家程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取名“日格子”。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巫而遣之 ()(2)课农桑()
(3)民伤财()(4)母过氏至孝()
翻译下列句子。
(1)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
(2)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

人有负盐负薪者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③州纪纲④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⑤咸无答者。惠令人羊皮席上,以杖之,见少盐屑,曰:“得其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
①藉:垫、衬。②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顾:回头,回头看。④州纪纲:州府的主簿。⑤群下:部下。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各言藉背

A.至 B.故时有物外 C.昂首观 D.心所向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使争者视之(2)惠令人羊皮席上
(3) 以杖(4)得其
翻译下面句子。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
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李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书谢御史【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莫敢(2)命卒下奴
(3)汝敢我!(4)先生大怒
下列句中的“之”与“天下之人”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巡城遇之 B.吾欲辱之
C.人避之 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②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