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杰同学一家利用假日到郊外游玩,亲近自然,在游玩活动中,遇到一些有趣的化学问题,请认真阅读,解答下面的问题.
(1)化学与生活:
①野炊中,他取来一些清澈的泉水,进行了加热煮沸,从化学的视角看,给泉水加热煮沸既可以消毒杀菌,又可以 .
②他家的野炊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鸡蛋、牛肉干、花生米,从营养合理搭配的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填一种食品) 会更好.
(2)化学与能源:
①他找来一些木柴,准备做饭时,发现怎么也烧不着,并产生大量的黑烟,仔细观察发现木柴过于潮湿,后来它捡来一些干燥的木柴,解决了这个问题,请你利用燃烧的条件,解释潮湿木柴烧不着的原因 .
②新农村建设中,他发现许多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新建了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你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①他在吃饭时,看到爸爸喝的是荆门市生产的"金龙泉"啤酒,盛装啤酒的铝制易拉罐的底部未经任何防腐处理,也没有腐蚀,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②他又看到一农民欲将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用,他赶紧制止,其原因是 .
(4)化学与材料:
①他看到一位农民正用电烙铁对一破损的路灯塑料灯罩进行热修补,他告诉这位农民,塑料灯罩属于 (填"链状"或"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加热成型,受热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这种方法不能用于灯罩的修补.
②野炊结束后,剩下了大量的塑料食品包装袋,由此,他想到人类面临的"白色污染"的问题,请你为解决"白色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外形与食盐相似,有咸味,有毒。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甚至致人死亡。已知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水溶液呈中性。
(1)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你会选用什么试剂? ,如何操作? 。
(2)某实验小组成员李雷从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1》中得知碳酸钠的水溶液也呈碱性。该组成员就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初探:
【查阅资料】
Ⅰ.大多数可溶性的盐溶解在水中会完全解离,产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如Na2CO3、KCl等。
Ⅱ.难溶性物质在水中解离出的阴阳离子极少,忽略不计。如CaCO3、BaCO3等。
Ⅲ.C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碱性是由溶液中解离出的Na+引起的;
猜想Ⅱ:碱性是由溶液中解离出的CO32﹣引起的;
………………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向1支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3mL饱和碳酸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溶液,振荡,再逐滴滴入氯化钙溶液至过量 |
试管中溶液颜色先由无色变为红色,然后逐渐变浅至消失 |
写出上述实验步骤中滴入CaCl2溶液后红色变浅至消失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结论】 。
【实验拓展】据此判断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可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填字母)。
A.CaCl2
B.CaCO3
C.H2SO4
D.K2CO3
【总结反思】该组同学善于发现问题,并设计实验探究问题。通过本次探究,他们认识到,并不是碱溶液才显碱性,盐溶液也可能呈碱性。他们还会进一步查阅资料探寻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本质原因和基本规律。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既可用于制取氧气又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 (填字母),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NO难溶于水,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实验室制取NO,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气体应从 端(填“f”“j”“h”或“i”)通入。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NH3,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
中国北斗,星耀全球﹣﹣6月23日,由氢氧发动机提供动力的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将北斗三号最好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送上太空。已知火箭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需要44t液氢(H2),则使液氢完全燃烧需提供液氧(O2)多少吨?
为了测定某银、锌合金(假设合金中只含银和锌)中银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20g银锌合金粉末进行实验,现将125g稀硫酸分五次加入合金粉末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
滴入稀硫酸的质量/g |
25 |
25 |
25 |
25 |
25 |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
0.05 |
m |
0.15 |
0.20 |
0.20 |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m的值为 ;
(2)银、锌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为 ;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溶液变为蓝色的是 (填序号),写出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3)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
(4)实验过程中,发现只有A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
【提出问题】铜与硫酸真的不能反应吗?
【查阅资料】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②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SO2能与碱溶液反应;
④SO2能溶于水,但不溶于饱和NaHSO3溶液
【进行实验】
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K,发现D中品红溶液褪色,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上浸有浓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 。
(2)装置B的作用是收集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中有明显现象后,关闭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有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长颈漏斗内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则B中盛放的液体为 (填序号)。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石灰水
D.饱和NaHSO3溶液
【知识拓展】化学反应的进行与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反应条件都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