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蜡烛”可以增加生日宴会气氛.制造蜡烛时,在烛心中掺入镁粉(镁粉在430℃时能自燃).每次吹灭蜡烛时,余烬会引燃烛心中的镁粉,产生火花,又重新点燃蜡烛.
(1)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魔力蜡烛”能“死灰复燃”,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活性碳酸钙(CaCO3)和炭黑(C)常用作橡胶的填充料,用来改良橡胶性能.在不同的橡胶制品中,对活性碳酸钙和炭黑的投料比有不同的要求.现有一份由活性碳酸钙和炭黑组成的橡胶填充料样品,为测定其中活性碳酸钙的含量,小科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取样品4.0g,置于甲中的硬质玻璃管内,乙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后,电子称的示数稳定在150.0g;
④继续保持氧气通入,点燃酒精喷灯,加强热;
⑤充分反应后(C被完全氧化,CaCO3被完全分解),最终电子称的示数稳定在152.2g;
⑥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的氧气可以在实验室中利用 分解得到.
(2)步骤③中先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3)计算样品中活性CaCO3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请深深地吸一口气,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所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和 .
(2)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3)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的氧化分解.
生活中科学之美、科学之趣随处可见。如图是某厂商设计的T恤,T恤上有趣的图案是邻二溴苯(C 6H 4Br 2)分子的结构简式。
(1)邻二溴苯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邻二溴苯分子中碳、氢、溴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
(3)236g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 g。
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候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其生产原理是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以沉淀的形式析出:
NaCl+NH 3+CO 2+H 2O═NH 4Cl+NaHCO 3↓
过滤出碳酸钠晶体,再受热分解得到产品: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
(1)"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 (写化学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5.85吨NaCl可制得8.4吨NaHCO 3,实际上从反应后的混合物溶液中析出NaHCO 3晶体的质量 8.4吨;(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与"侯氏制碱法"不同的是,比利时科学家苏尔维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 3晶体后的混合溶液中加熟石灰以回收氨气:2NH 4Cl+Ca(OH) 2 CaCl 2+2NH 3↑+2H 2O
请计算:NH 4Cl质量分数为20%的混合溶液5.35吨,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获得NH 3多少吨?
质疑与探究是科学课堂永恒的主题,下列是小科同学对气体收集方式本质原因的探究。
(1)有些同学说:"CO 2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小科同学疑惑:为什么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于是,进行了如下对比实验:
用图甲和图乙两种方式收集CO 2,通入的气体流速和时间相同,发现甲集气瓶收集到的CO 2浓度交大,乙集气瓶的CO 2浓度较小,请分析两者浓度相差较大的原因。
(2)有些同学说:"O 2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但CO 2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对此,小科同学疑惑:于是,又进行了如下对比实验:用图丙装置分别以相同流速通入O 2和CO 2,发现收集满O 2比CO 2耗时少,请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