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检测驾驶员是否饮酒,警察常让驾驶员对着“酒精测试器”吹气,请回答下列与之相关的问题:
①“酒精测试器”能检测驾驶员吹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酒精,说明酒精具有 。
②某“酒精测试器”是利用某橘黄色的化学药品与酒精反应生成绿色物质来判断驾驶员是否饮酒,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C2H5OH+2K2Cr2O7+8H2SO4=3CH3COOH+2X+2Cr2(SO4)3+11H2O
反应物中能显色的物质是 ,生成物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物质X的化学式为 。
③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 。
(2)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①“真金不怕火炼”的化学含义是 ;
②用碳酸氢钠可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草酸可除去衣服上的墨水渍,草酸的化学式是H2C2O4.请计算。
(1)H2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草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
某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即使实验现象相同,其变化的实质也可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在集气瓶底部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再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瓶中,振荡。
实验Ⅱ: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现象分析]上述两个实验过程中,U形管中液面均出现 (填“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现象,其中实验Ⅰ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实验Ⅱ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归纳总结]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
[拓展延伸]在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时,也需考虑相同现象是否存在着本质区别。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振荡,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感觉到放热现象,说明白色固体中没有 。
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足以证明碳酸钙的存在,其理由是 。
步骤2:为进一步得出准确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下面所示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现象 |
(1)将步骤1试管中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 |
溶液由无色 变成红色 |
白色固体中 含有 |
(2)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 。 |
有气泡产生 |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3)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选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表明气体已集满的现象是 。
(5)F装置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瓶中液体是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实验可得出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 。
(2)B中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3)C中两支试管内产生气泡速度不同,由此可知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是 。
(4)D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最多有 种情况。
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是红棕色固体,E、F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所属物质类别是 (填“酸”“碱”或“盐”)。
(2)C的化学式是 。
(3)F的一种用途是 。
(4)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