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游大林寺序(有删改)
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叹曰:"此乃匡庐(庐山)第一景也,然由驿路至此,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迄今二十年,寂寞无继来者。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1)解释下列句了中的加点词语。
①其岸势 犬牙差互
②不可久 居
③以其境过 清
④ 既而周览屋壁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如鸣佩环 |
如至人间仙境 |
B.心乐 之 |
名利 之诱人也如此 |
C. 乃记之而去 |
此 乃匡庐第一景也 |
D.潭中鱼 可百许头 |
不 可知其源 |
(3)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只划一处)。
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4)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②大林穷远,人迹罕到。
译文:
(5)【甲】【乙】两文作者同为游览山水,柳宗元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白居易感叹"名利之诱人也如此!"他们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不敢稍逾约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友而别足肤皲裂而不知 |
B.蒙乃始就学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D.蒙辞以军中多务无从致书以观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甲、乙两文同为劝学,试分析孙权的劝学和宋濂的劝学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l—4题。
太宗出征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太牢:古代祭祀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次定州()(2)死无所恨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选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
从太宗对待出征将士的行为中,你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君王?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百许里/杂然相许 | B.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
C.负势竞上/负箧曳屣 | D.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述了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丽风光。文章以“ ,”八字总领全篇,把自然美景放置在天朗气清的背景中展开描写。其中“,”一句,写水之自然奔流,舟之随流飘荡的情形,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用原文句子填写)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书信,却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不是通常事物的叙述,而是奇山异水的描绘。 |
B.“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了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
C.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表现山中的热闹景象。 |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
【甲】文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 ”。
文言文阅读及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完成1—4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微斯人②伛偻提携③杂然而前陈者④觥筹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