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夷门监者侯嬴,年七十余,好奇计。秦伐赵急,魏王使晋鄙救赵,畏秦,戒勿战。平原君以书责信陵君,信陵君欲约客赴秦军,与赵俱死,谋之侯生,生乃屏人语曰:“嬴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昔如姬父为人所杀,公子使客斩其仇头进如姬,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功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兵,晋鄙合符,果疑之,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遂将晋鄙兵进,大破秦军。

(选自冯梦龙《智囊•侯嬴》)

阅读材料中,侯嬴为信陵君进献了哪几条“奇计”?请简要概括。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综合读写 课外文言文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景清借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景清倜傥①尚大节,领乡荐②,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③,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④。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彻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①倜(tì)傥(tǎng):洒脱,不拘束。②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④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约明日还书()②亦未书于汝()
习其声()④家人箧视之()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即以书还生

A.跪而拾之以归 B.以幽阴深邃奇 C.以为且噬己也 D.普又以其人奏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清灯窗所业书。
(2)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3)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从景清读书的这则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中,你读出了景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解说。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言默戒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其不祥()②旦而不鸣()
书之以为言默戒()④则人将汝以时夜()
下面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言默,何以异此?

A.无鲜肥滋味 B.弗
C.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 D.当余从师也

将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③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北宋文莹的《食粥心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⑥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⑦,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著名的书院。 ②釜(fǔ):锅。③齑jī:腌菜。④啖(dàn):吃。⑤留守:官职名称。⑥大人:指自己的父亲。⑦馔(zhuàn):饭菜。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煮粥一釜()②既而败矣( )
③大人汝清苦( )④以食物(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范仲淹置

A.只辱于奴隶人手(《马说》) B.不以木为者 (《活板》)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核舟记》) D.录毕,走送 (《送东阳马生序》)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盖 食 粥 安 已 久
翻译下列句子。(4分)(1) 归告其父,馈以佳肴。(2分)(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2分)
阅读上文,说说范仲淹为什么不要馈赠?(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口技》与《虞初续志郭猫儿》比较阅读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选自《口技》
【乙】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19年),余在扬州,一友挟(邀请,偕同)猫儿同至寓。比(及至)唤酒酣,郭起请奏藻技(小技,客气说法)。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牵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xún,用热水烫后去毛)剥声,历历不爽(清清楚楚,没有差错)也。父又谓子曰:“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买卖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ā 拟声词,哗的一声)然一声,四座俱寂。(节选自《虞初续志 郭猫儿》)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满寂然(2)闻父呼其子曰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请用简明的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文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请比较【甲】【乙】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点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议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朝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⑵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向齐王进谏,终使齐国大治。
B.齐王下令号召“群臣吏民”都来提意见,可见古代的平民老百姓是可以参与政治的。
C.齐威王纳谏结果是提高了齐国的威望,赢得了很多诸侯的尊敬。
D.邹忌在比美中颇有自知之明,他怀疑妻、妾、客同声肯定他比徐公美是一种阿谀,由此悟出治国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