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8﹣20题。
永 ①之氓 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 ④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柳宗元《哀溺文序》节选
【注释】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méng):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很短的距离。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永之氓 善游
②有五六氓乘小船 湘水
③吾 千钱
④ 后
(2)翻译下面句子。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阐述。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仲,弗之。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途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项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候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ニ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什,父母寝睡之后,然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选自《北史・列传第三十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② 疑质理
③ 学眈书
④由是声誉甚
(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十二 中书学生 |
不足 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B.以衣被蔽塞窗 |
月色入 (《记承天寺夜游》) |
C.尤好 文 |
引凄异(《三峡》) |
D.父母寝睡 后 |
策 不以其道(《马说》) |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4)【乙】文中写祖莹父母、亲属和中书监对祖莹的态度和看法,其作用是什么?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南阳刘驎之,高率①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符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人名)将尽訏谟之益②,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③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受所饷,缘道以乞④穷乏,比至上明亦尽。一见冲,因陈⑤无用,翛然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率:率直。②尽讦漠(xūmó)之益: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③( kuàng):赐予,④里指“赠送”⑤陈:陈述。⑥(xiāo)然:洒脱、自由自在的样子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村中闻有此人 |
骥之闻命 |
B、悉受所饷 |
悉如外人 |
C、缘道以乞穷乏 |
缘溪行 |
D、不足为外人道也 |
征为长史 |
(2)将远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
(3)【乙】文中刘驎之被征为长史,期间他做了哪些事?(用原文回答)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
见足下①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②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
【注释】①足下:敬称,您。②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③日力:岁月。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窘于衣食 |
皆以美于徐公 |
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
公问其故 |
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D.有亲以为之依归 |
吾谁与归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②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春 秋 未 三 十 若 刻 意 于 德 义 经 术 当 不 止 此 耳。
(4)【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①【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②【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 ,对他提出的希望是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乙】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欲攻郑,郑军不知。兵至滑①,郑贩卖贾人弦高②,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其攻郑,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遂去。
(选自《史记•秦本纪第五》。有删改)
【注释】①滑:国名 ②弦高:人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又何间焉
②弗敢专也
③郑君谨修守御备
④遂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将袭郑,郑今已觉之。
(3)曹刿和弦高在人物形象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夫是以天下可使为一身,天子之责,士民之贱,可使相爱。优患可使同,缓急可使救。今也不然,天下有不幸,而诉其冤,如诉之于天。有不得已,而谒其所欲,如谒之于鬼神。公卿大臣不能究其详悉,而付之于胥①吏。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徒手而来者,终年而不获。至于故常之事,人之所当得而无疑者,莫不务为留滞,以待请属。举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钱无以行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决雍蔽》)
【注释】①胥(Xū:官府中的衙差小吏。请属:请托,指打通关系。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又何间焉 |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
B.肉食者鄙 |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
C.今也不然 |
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
D.非金钱无以行之 |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
(3)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4)【甲】【乙】两文中,统治阶级对待百姓诉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原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