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向FeSO 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的白色沉淀表面总是慢慢出现红褐色。为获得稳定的白色沉淀,该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
Ⅰ.Fe(OH) 2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Fe(OH) 3为难溶于水的红褐色固体;
Ⅱ.Fe 2+易与氧气反应生成Fe 3+;
Ⅲ.Fe 2(SO 4) 3+Fe═3FeSO 4;
Ⅳ.FeSO 4溶液遇KSCN溶液不显红色,Fe 2(SO 4) 3溶液遇KSCN溶液显红色;
Ⅴ.植物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1)FeSO 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提出问题】在无氧气的环境中,Fe(OH) 2能否稳定存在?
【进行实验】
Ⅰ.配制FeSO 4溶液
(2)取少量FeSO 4固体溶于水,加入少量铁粉,振荡,加入铁粉的目的是 ;取少量新配制的FeSO 4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未变红色,说明溶液中不含 (填化学式)。
Ⅱ.制取Fe(OH) 2
(3)如图①:挤压胶头让NaOH溶液与FeSO 4溶液接触,产生白色沉淀,并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硫酸亚铁溶液上方植物油的作用是 。
(4)如图②:组装好仪器,检查气密性,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待a口收集的氢气纯净后,关闭止水夹,此时观察到图②中出现的现象是 。白色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该实验中氢气的作用是 。
【实验结论】
无氧气的环境中,Fe(OH) 2能稳定存在。
(5)有氧气存在时,Fe(OH) 2易与氧气反应生成Fe(OH) 3.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4Fe(OH) 2+O 2+ ═4Fe(OH) 3。
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赢得了声誉。
(1)侯氏制碱的主要产品是 ,其俗名是 。
(2)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在浓氨水中加入 粉末,配成饱和氨盐水,用下列装置制备 ,反应为 。
①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乙装置中试剂 可吸收 ,但不与 反应,气流的进气接口为 (填“b”或“c”)。
③上述四个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序号)。
A. |
甲乙丙丁 |
B. |
甲乙丁丙 |
C. |
甲丙丁乙 |
D. |
甲丁丙乙 |
(3)分离丁装置U形管内的混合物得到 固体和 溶液。
①灼烧 发生反应 ,若灼烧前后固体质量减少1.24g,则产品 的质量为 g。
②已知: 和 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向 溶液中加入 粉末,可使 结晶析出。为使剩余的 和 混合溶液中的 充分结晶析出,应采用的结晶方式是 。
明代《徐光启手迹》中记载了硝酸的制法。
(1)原料 绿矾五斤,硝五斤。
绿矾( )和硝( )均属于 (填序号)。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2)预处理 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二味同研细,听用。
①加热绿矾,质量约减小 。该过程中绿矾失去部分水,生成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研碎 和 ,研碎的目的是 。
(3)制备 用铁作锅,铁锅置炭炉上,锅下起火…取起冷定,开坛则药化为强水。强水即硝酸,制备时发生如下反应: ; ; 。
①以上三个反应中未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② 和 的水溶液中均含有的阳离子是 (填符号)。
常州人史一安发明的“史氏环氧化反应”是世界有机催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手性酮是史氏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
①史氏环氧化反应前后,手性酮的质量和 均未改变。
②手性酮用天然糖类制备,糖类可由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合成。
(2) 或 是进行史氏环氧化的重要反应物。
① 中硫、氧原子数之比为 。
②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史氏环氧化反应一般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下列pH范围适宜的是 。(填序号)
A.1~2
B.5~6
C.7~8
D.13~14
“一勤天下无难事”。请为下列日常生活劳动准备合适的用品(填序号)。
①食醋 ②食盐 ③小苏打 ④活性炭
(1)清洗水壶水垢 。
(2)去除冰箱异味 。
(3)烘焙面制糕点 。
(4)腌制肉类食品 。
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自来水厂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 (填“是”或“不是”)纯水。
(2)自来水厂取水后可加入明矾[ ]作絮凝剂。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3)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 来降低水的硬度。
(4)生产自来水时,“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目前我国普遍实行了河长制,责任是督促公民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假如你是河长,你与公民分享的节水窍门有: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