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时下列各题。

    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 欧阳修传》)

【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

②治:处理。

③废:放下。

④服:听从,信服。这里指遵从。

(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汝 父 为 吏 常 夜 烛 治 官 书 屡 废 而 叹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母尝谓曰 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

B.死狱也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C.我求其生 生亦我所欲(《鱼我所欲也》)

D.其平居教他子弟 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②修闻而服之终身。

(4)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得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习射(少年时) B鞍马(买)
C 长而精(更加) D男装(穿)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皆次当( )( )建奇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 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 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 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 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文言文阅读。《木兰诗》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辞爷娘去()闻女叹息()百千()能()
翻译。(每题4分,共8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之处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什么内容,作用是什么?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诸葛亮《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2)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3)将军宜枉驾之()(4)由是先主遂诣亮()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求闻达诸侯 B.受任败军之际
C.欲信大义天下 D.每自比管仲、乐毅

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顾濒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理解两段选文的内容,说说“天下计”、“老臣心”是指什么?
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自己的神圣的职责。请你结合两段选文的内容,谈谈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少于60字)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注解:①【器】重视。②【就见】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③【屈致】委屈(他),招(他上门)来。④【诣】去拜访。⑤【凡】总共。⑥【因屏人】就此叫旁边的人避开。⑦【倾颓】崩溃。⑧【信】现在写作“伸”。 ⑨【猖蹶】失败。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先帝不以臣卑鄙()将军宜枉驾之()
故临崩寄臣大事也()由是先主遂诣亮()
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2分)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一对”指的是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坻,为屿,为嵁,为岩其境过清
③凄神犬牙差互
用现代汉语翻译“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分)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一句写景很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作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文中看,“其境”“清”在哪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