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高宗(乾隆皇帝)循卫河南巡,舟行倚窗,见道旁农夫耕作,为向所未见,辄顾而乐之。至山左某邑,欲悉民间疾苦,因召一农夫至御舟,问岁获之丰歉,农业之大略,地方长官之贤否。农夫奏对,颇惬圣意。寻又令徧视随扈诸臣,兼询姓氏。群臣以农夫奉旨询问,于上前不敢不以名对,中多有农夫采舆论上闻致触圣怒者,皆股栗失常。农夫阅竟,奏曰:“满朝皆忠臣。”上问何以知之。农夫奏称:“吾见演剧时,净脚所扮之奸臣,如曹操、秦桧,皆面涂白粉如雪,今诸大臣无作此状者,故知其皆忠臣也。”上大噱

(选自《清稗类钞》)

注释 ①噱(jué):笑。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寻又令徧视随扈诸臣     寻:      徧: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群臣以农夫奉旨询问,于上前不敢不以名对,中多有恐农夫采舆论上闻致触圣怒者,皆股栗失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宗见道旁农夫耕作,很高兴,因为他之前从未见过。

B.高宗想了解民间疾苦,农夫据实以告,高宗十分满意。

C.群臣“不敢不以名对”说明他们并非良善之辈,心虚。

D.高宗对群臣的表现视而不见,这说明他并不想听真话。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伯牙游于泰山之() (2)逢暴雨()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伯牙鼓琴。哉,洋洋兮若江河。 B.援琴而鼓之。伯牙舍琴而叹曰。
C.止岩下。吾何逃声哉 D.钟子期必得。更造崩山音。

伯牙士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翻译下列句子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乐人雷海清
天宝 十五年,群贼陷两京,大掠文武朝臣及黄门、宫嫔、乐工,每获数百人,以兵仗严卫送于长安。禄山尤致意乐工,求访颇切,于旬日获梨园弟子数百人。群贼因相与大会于凝碧池,宴伪官数十人,大陈御库珍宝,罗于前后。乐既作,梨园旧人不觉嘘唏,相对泣下,群逆皆露刃以胁之,言有泪者当斩,而悲不能已。有乐工雷海清者,怒而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逆党乃缚海清于戏马殿,支解以示众,闻者莫不伤痛。王维时为贼拘于菩提寺中,闻之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乱定,玄宗优恤,诰封“天下梨园大总管”。(《明皇杂录》)
【注释】①天宝:唐玄宗年号。②禄山:即安禄山,在公元755——763年发动了“安史之乱”。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于旬日获梨园弟子数百人___________ ②大陈御库珍宝___________
③支解以示众___________④王维时为贼拘于菩提寺中___________
下列各项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以兵仗严卫送于长安”相同的一项()

A.徐喷以烟 B.策之不以其道 C.无从致书以观 D.以其境过清

翻译下列句子。
(1)群逆皆露刃以胁之,言有泪者当斩。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乐工雷海清者,怒而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书戴嵩画牛》,完成后面小题(共14分)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①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注】搐(chù):缩入,夹入。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书画 ()② 所以百数 ()
③尾搐入两间 ( )④ 处士笑而之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所宝以百数

A.以天下事为己任 B.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以实奇 D.遂以名楼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处士笑而然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说说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三)吕元庸
丁用晦
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
【注释】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惯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务。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
⑵因私易一子以自胜()
⑶吕请棋处士他适()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文中“易子”一事发生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山东省平邑兴蒙学校李传鹏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行道之人弗受()
⑵妻妾之奉()
⑶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箪食。食之不能尽其材。
B.万钟于我何加焉。既加冠。
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吾妻之美我者。
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作者在文中批评和嘲讽了哪类人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