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绲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入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所造诣/人莫测也

C.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D.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2)解释下列加点定的词语。

①主人日再食: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  

④会福唐刘彝赴阙: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当余之从师也

②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

B.①久而乃和

②光谓斯人神清气和

C.①乃归葺小室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①所造诣人莫测也

②夫大国,难测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5)【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古人求学的  ,【乙】文还表现了徐中行做人行事方面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朗读节奏划分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写出文中划线字的拼音
说()省()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A.人不知而不() B.诲知之乎()
C.与朋友交而不乎() D.思而不学则()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句话。
(1)传不习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本文中很多话都成了名言警句。如果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做成书签,你会选择哪句?请说说你的理由。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中山:地名 ②盍:何不 ③垣墉:墙壁 ④若之何:为什么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实词。
(1)以为噬已(2)习其声
(3)猫于中山(4)饥寒犹远
下列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患在鼠放山下
B.船载入我日始初时去人近
C.慭慭碧窈
D.至无可用弗食鸡已耳

翻译句子。
(1)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2)中山人予之。善扑鼠及鸡。

(3)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从【甲】【乙】两文中,你分别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丙】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解释些下加线的词。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②潭中鱼百许头: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④于时冰皮始解,波色明:
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居庙堂高则忧其民名者谁?
B.似与游相乐至于负歌于途
C.不可知真无马耶
D.山峦晴雪所洗全石以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三个文段都有对水的清澈的描写,你认为哪一段的写法最好?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潭中鱼 / 可百许头。 B.影布 / 石上
C.其岸势 / 犬牙差互 D.以 / 其境过清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明()(2)去()
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精彩之处。
答:


文章运用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吕蒙传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注释】①汝南富陂:今属安徽阜阳。②山越:少数民族政权。③窃:偷偷地。④恚:生气、愤怒。⑤脱误:假如、侥幸。
对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窃/随当击贼 B.窃随/当击贼 C.窃随当/击贼 D.窃随当击/贼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顾()(2)归()
用自己的话说说吕蒙对母亲说了些什么才免遭母亲的惩罚。
答:
结合选文,说说吕蒙少年时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