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一联也是对仗的。

B.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C.颔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D.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2)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意象分析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意境鉴赏 诗歌思想情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小题。(6分)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乌 江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作者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同,对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请再举一例说明。
历史事件(人物):
一般的看法:
我的看法:

古诗阅读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绦(tāo):丝带。
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它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征人怨柳中庸(唐代)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青冢,是王昭君的坟墓,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赏析前两句中的“岁岁”、“朝朝”有什么表达作用?

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古诗文阅读
从军行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诗中哪些词语反映了眼前这场战争的严酷?

一个“碎”字和一个“独”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