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
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选自司马迁《项羽本纪》,有改动)
【注】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②项梁;项羽叔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汝之不惠
②何苦而不平
③惧其不已也
④不足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山不加增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辍耕之垄上 |
C.以残年余力 |
何以战 |
D.其如土石何 |
屠自后断其股 |
(3)下列各项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忌不自信。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南冥者,天池也。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5)简析愚公成功和项羽失败的原因,并谈谈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 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乙】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惟掉尾长鸣。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②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ù):卖。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张元怪之②速延医治之
③牛逸,至其父墓前④引之使出下列各句中的“为”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A.始悟为山市 | B.唐人尚未盛为之 |
C.叔父为蛇所啮 | D.为宫室、器皿、人物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你的感悟。
阅读文言文《三峡》,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重岩叠嶂()(2)飞漱其间()
(3)良多趣味()(4)属引凄异()下列句中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忘操之拔山倒树而来 | 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
C.项为之强以丛草为林 | D.物外之趣春冬之时 |
翻译下列各句。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的画线句,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你能写出有关“三峡”的两句诗吗?
古文阅读,回答小题
伤 仲 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划分句子节奏
余 闻 之 也 久。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
(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翻译下列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方仲永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作者想向我们阐明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于园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解释下列划线字
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
重檐翼馆()遂以名楼()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
富人于五所园也()
遂以名楼()
以实奇()翻译下列句子
(1)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翻译:
(2)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翻译:文章开头交待园子主人的身份为“富人”,并强调“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文章能扣住园中的景物特点展开具体的描写。文中哪个词语能概括园中景物的特点?扣住这个特点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具体介绍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文的作者是唐代。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惟吾德馨()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往来无白丁()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下列各组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
B.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C.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
D.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