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相遇于梧、藤③间。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觕⑤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⑥’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共买食之
④饮酒但饮湿
(2)翻译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②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3)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乙]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
C.[甲]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
D.[甲][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
(4)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
课外文言阅读,完成小题
周公吐哺
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乃践祚摄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完成周朝稳定大业),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成王长,能听政。成王临朝,周公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恭慎如畏然。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子之鲁( )②及七年后 ()③于是卒相成王( )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我 之 所 以 弗 辟 而 摄 行 政 者 恐 天 下 畔 周 无 以 告 我 先 王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字义。
课内文言阅读,完成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委而去之()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 |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者多助 |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
答: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武则天改字
武好改新字,又多忌讳。有幽州人寻如意上封云:“国字中‘或',或乱天象,请□中安‘武'以镇之。”则天大喜,下制即依。月余有上封者云: “‘武'退在□中,与囚字无异,不祥之甚。”则天愕然,遽追制,改令中为 “八方”字。后孝和(唐中宗李显的谥号)即位,果幽则天于上阳宫。
【注】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 寻如意:人名。解释文中的划线词。
(1)则天好改新字好(2)与“囚”字无异 异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后孝和帝即位,果幽则天于上阳宫。文中武则天两次改字的原因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1)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幽州人“寻如意”阿谀奉承。 | B.文中的另一个“上书者”未卜先知。 |
C.文中的武则天不加考证、偏听偏信。 | D.文中的武则天忌讳颇多、朝令夕改。 |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文甲选自课文《岳阳楼记》,作者是;选文乙选自课文《》。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选文甲“忧”字反复出现,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 |
B.选文乙“乐”字贯穿始终,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
C.选文甲、乙均为作者被贬谪后所作,甲文消沉,乙文豁达。 |
D.选文甲以议论抒情直抒胸臆,选文乙以议论描写含蓄言志。 |
课外文言文
计除叛贼
曹玮帅秦州。当赵德明叛,边庭駭动,玮方与客对弈。吏报有叛卒投德明者,玮弈如常。至于再三,徐顾吏曰:“此吾所遣,后勿复言。”德明闻,杀投者。卒遂不复叛。
【注释】曹玮:字室臣,北宋名将。统兵四十年,不曾失利。www.ebestedu.cn解释下列划线字
玮奕如常奕:用现代汉语翻译中文画线句
此吾所遣,后勿复言。 从引文看,曹玮的聪明之处在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