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 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 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 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 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 变化。
(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 3= ,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 。
将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下列变化:
钠(Na) 钠的氧化物
氢氧化钠溶液
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产物有哪些?
[查阅资料]:(1)钠的氧化物,除氧化钠(Na2O)外还有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发生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
(2)CaCl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可能为.
猜想1:① 猜想2:Na2O2,猜想3:Na2O2和NaOH
[实验探究一]: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钠的氧化物加入足量蒸馏水 |
② |
猜想1正确 |
[继续探究]:钠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发生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
[作出猜想]生成的白色固体可能是1是:Na2CO3 2是:Na2CO3和NaOH
[实验探究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加入适量CaCl2溶液 |
③ |
白色固体成分为Na2CO3和NaOH |
2.将上述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加④ |
⑤ |
[反思拓展]
1.也可以用稀盐酸区别Na2O与Na2O2,Na2O2与稀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O2+4HCl=4NaCl+2H2O+X↑,X的化学式为⑥ .
2.实验结束后,废液缸中溶液显碱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处理废液⑦ .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F气体制取与性质的组合装置,打开活塞K,很快看到F装置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小华用G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位置过高,他调节试管过度需要操作的旋钮是 .
(3)利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 ;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5)D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6)E装置中观察到石蕊试液变红,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7)F装置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实验室用200g质量分数为3.4%的过氧化氢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化学活动课上同学们对金属的性质及合金的成份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
(1)取等质量的金属,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完成如表四组实验。
药品/序号 |
A |
B |
C |
D |
金属 |
铜粉 |
锌粉 |
锌粉 |
镁粉 |
稀硫酸 |
9.8%硫酸 |
19.6%硫酸 |
9.8%硫酸 |
9.8%硫酸 |
①写出实验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根据表中 实验(选填序号),即可判断Mg、Cu、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探究合金的成份,某合金可能由Mg、Cu、Zn、Al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
[提出问题]合金由哪两种金属组成?
[实验探究]①取该合金m1g,在足量氧气中反应,生成固体质量为m2g,m1和m2的关系如图所示,则(m2﹣m1)g表示的意义是 。
②再向m2g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微热,固体全部溶解,得溶液M,继续进行如下实验,补充完成内容。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
向M中加入ag铁粉、搅拌 |
化学方程式: M中的溶质: |
|
过滤,把所得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也为ag,并向此固体中加入稀硫酸 |
无明显现象 |
[分析结论]③若m1=4,m2=7.2,结合上述实验分析,合金的成份是 。
(3)根据上述实验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 。
如图是某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
求:(1)t1℃,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t2℃,B点对应的溶液是否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