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阋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山门圮于河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 括 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 括 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率捕战,秦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1)解释加点的字词。
①山门 圮于河:
② 然则天下之事:
③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④秦悉 坑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二石兽 并沉焉 |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
B. 寻十余里 |
未果, 寻病终 |
C. 然不谓善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D.而 绝其粮道 |
哀转久 绝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4)对于河中石兽,[甲]文中二寺僧"求之下流",讲学家认为应"求之地中",作者通过他们的错误,告诉读者什么道理?请你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乙]文中赵括最终兵败身死,葬送了赵国军队,请你用一个相关的成语概括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5)请根据甲乙两文中讲学家和赵奢所说的话,分别概括他们是怎样的人?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堵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戚于其上。属予作丈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共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 (2)予观夫巴陵胜状()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由这副对联,你能想到《 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 是:,
阅读古文《赵普》,并回答问题( 14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按原文填空。
宋初,,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卒用其人()(2)未有其比()
(3)处决入流()(4)及为相()翻译下列句子。
跪而拾之以归:
太祖常劝以读书:用文中原句回答:
(1)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
(2)读书给赵普带来了的好处是:本文写了赵普两件事,分别用两个字概括这两件事
(1)(2)
古文阅读题共15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惟 博 陵 崔 州 平 颍 川 徐 庶 元 直 与亮 友 善 谓 为 信 然。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
B.①盖追先帝之殊遇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C.①时人莫之许也②闻之,欣然规往 |
D.①愿陛下亲之信之②悉以咨之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以光先帝遗德光:
(2)好为梁父吟为:
(3)亮躬耕陇亩躬: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
(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译文:: 乙文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品质?
答:
阅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填出第一段中的空白处:
,,参差披拂。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佁然不动()(2) 俶尔远逝()
(3)悄怆幽邃( ) (4)以其境过清()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选文第②段明写鱼,暗写水,写出了潭水的特点,从描写角度来看,这属于 。(2分)
第②段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描写少游鱼动态的句子 文章第④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 ②教学相长
③虽有至道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翻译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与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