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距至也。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顶有口,状若贠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臭过兰椒,味过醪醴.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 经营一国,无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注释】①甔槌(dānzhuì):盛水的陶器。②瀵(fèn):泉水。③醪醴(láolǐ):美酒,④埒(liè):山上水道。⑤札厉:瘟疫。⑥侪(chái):共同,一起。⑦孳(zī)阜:繁衍盛多。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③缘水而居,不耕不稼。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过则醉,经旬乃醒

②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4)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蔽林间之窥:偷看
B.虎大骇,远遁:逃跑
C.益 其声习:练习
D.今若焉是:这样

下列语句中“以”字的用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②公亦以此自矜③以我酌油知之④以为且噬己也

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C.②③用法不同,①④用法相同 D.②③用法相同,①④用法不同

下面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虎对驴子经历了虔敬、畏惧、试探、进攻四个阶段,最终吃掉了驴子。
B.“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揭示了“外表强大的对手并不可怕”的道理。
C.“黔驴技穷”一词现在用来比喻有限的一点技能已经用完了。讽刺一些虚有其表,败絮其中,外强中干,无德无才的人。
D.全文以驴子的悲惨结局,告诉读者:要有真才实学,而且不可轻易示人,否则终将失败。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驴不胜怒,蹄之。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使楚》)
【乙】灵公 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表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选自《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者》)
【注释】①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②丈夫饰:穿着男人的服饰。③相望: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④饰:服饰。⑤内:王宫内。⑥内:肉店里面。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吏二缚一人王( ) (2)齐人善盗乎( )
(3)灵公妇人而丈夫饰者( ) (4)国人尽之( )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得无楚水土使民善盗耶公使吏禁
B.橘生淮南为橘外莫敢为也
C.今民生长齐不盗而禁之
D.裂衣断带相望,不止臣请缚一人过王

翻译下列句子。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3)逾月,而国莫之服。
请具体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简要分析晏子在反驳或劝谏时所表现出的高超的语言技巧。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 之甚也?”晏子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 (选文有改动)
【注释】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遗:wèi,送。
⑤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⑥趣:同“促”,赶快。⑦临:治理,管理。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公使梁丘据遗辂车乘马

A.夫子之禄寡耶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C.吾欲辱之 D.民之无义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晏子 ②臣得暖衣饱
③公不 ④然犹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
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②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
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

东坡画扇
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负②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③家以制扇为业,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负之也。”公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④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⑤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⑥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遂尽偿所逋⑦。
注: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某:我。③发市:开张。④判笔,判案用的笔。⑤踰:走出。⑥逋(bū):拖欠。
下列句中的“之”与“即以付之曰”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 B.齐习辞者
C.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吾欲辱

下列对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写苏东坡用画扇的义举扶贫济困的故事,表现其高尚的品格。
B.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适父死”和“所制不售”。
C.东坡只“取白团夹绢二十扇”题诗作画,表现出其作为文人的清高。
D.“争以千钱取一扇”、“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从侧面写出苏东坡在书画艺术上的造诣之精深。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公视久之 ②非负之也
父死 ④至懊恨不胜而
翻译句子
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记六一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六一:与文中的“欧阳文忠公”“此公”都指欧阳修。②顷岁:近年。③指擿:批评指正。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所记欧阳修的写作主张,至今仍有价值,请简要概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