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义猫

[清]宣鼎

    有某翁者,救死恤生,利人爱物,人皆仰之。然厄于命,家中落拓。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自此猫不他往,恋恋依翁侧。翁每饭必食以腥,即外出,必嘱家人尽心爱养。

    是年秋涝,粒米无收。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猫更无从得食,嗷嗷于侧。小女子责之曰:“人尚无食,汝欲食耶?汝不念平日养育恩勤,何以报德,而反嗷嗷取憎耶?”猫呦然似诺,一跃登屋去。

    未几,猫衔一物掷翁怀中,视之,妇女旧抹额也,上缀宝珠二十余,光明圆正,值千金。翁惊讶失色,曰:“猫虽通灵,但窃取之物,污我品行,且恐失物之家,冤及婢仆,性命攸关,奈何?”其妻女曰:“翁言虽是,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况此物自至,必天神怜翁,假手以济,岂尽狸奴力耶?姑先质资度岁,暗访物主,明告其故而归之,似亦无伤。”翁不得已,姑从之。

    次年遍访,无失物家。乃赎珠而货之,缘是起家。

(选自《夜雨秋灯录》,有删改)

【注释】①典质:典当。②抹额:妇女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③狸奴:猫的别称。④质资;这里指抵押宝珠换钱。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

①【食】翁每饭必食以腥   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②【已】借贷无门,典质已尽   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③【故】明告其故而归之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④【从】翁不得已,姑从之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但 井 上 之 李 岂 无 主 者 廉 士 尚 且 取 之 所 谓 饥 不 择 食 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有饥猫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

(4)文中老翁因卖了宝珠而起家。你如何评价老翁卖掉宝珠这一行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甲)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①还,顾反为女杀彘②。”妻适③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女:同“汝”,你②彘:猪③适:往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项为之数十
曾子捕彘杀之之曰
请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⑵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请从(甲)文中摘录成语(至少两个)
(甲)文中看似平常事物在“我”眼里却变得趣味盎然,原因是:
(乙)文表现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

课外古文阅读。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用现代汉语解释划线的词语:
一羊亡之
翻译下面的句子: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内古文阅读。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的文学家________(人名)(2分)。
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咸:②邑人:③绝境:
④无论:⑤不足:
翻译划线的句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宏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作者是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能够看出关羽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角度的描写?具体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5分)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范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摘自《过庭录》)
注释: ①谪:贬官。②范文正:即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其代表作是《岳阳楼记》。③同年:指同一年考中进士。④贻:遗留。⑤隙:时机。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受人言()②其意盖在故人耳()
范仲淹与滕子京为同年进士,在滕子京“愤郁”之时,范仲淹有何反应。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记》,以及文中那些光照千秋的经典名句已成为后代贤者志士的崇高追求和人生准则。从短文中你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一个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