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鉴亭,根据研学方案,小嘉推荐了《鉴亭之铭并序》,供大家学习。
鉴亭之铭并序
清•许瑶光①
同治癸酉,孟夏之月。予以俸满,将觐北阙。嘉禾耆旧②,出饯鸳湖。水滨百桨,清酒百壶。此地为别,临眺踌躇。亭构“来许”,意在跂③予。予忝承乏④,赖天子命。于今十年,罔敢不敬!有胡德惠,劳君觞咏?临别赠言,式资往调⑤.爰举觯⑥曰:请建“鉴亭”。劳劳送客,报以德馨⑦.修慝⑧辨惑,舞雩典型。天光云影,源头式听。佥曰唯唯,爰勒斯铭。铭曰:
兹屿在水中央,不骞不移,万寿无疆。有似仁者,静则延长。君子鉴之,节嗜欲以保安康。
兹亭轩旷,四无纤障。高天复帱,明月逸宕。甲,洞察万状。君子鉴之,去蒙蔽以扩议量。
亭下湖水,流似不流,吐纳苕?,古今悠悠。乙,自强不休。君子鉴之,学百川以海谋。
绕亭卉木,春荣秋谢,荣固繁华,谢亦安暇,丙,与时变化。君子鉴之,舍则藏而得则驾。
嵌崎⑨古石,于亭之东,瘦貌寒魄,棱棱生风。有似洁士,不与俗同。君子鉴之,砺廉隅⑩以表孤衷。
朝开 暝 阖,亭中阴阳。雨润日丽,亭中柔刚。寒来暑往,亭中炎凉。小鸟知止,渊鱼知藏。渔樵朋友,荇藻文章。俯仰皆乐,吟啸非狂。刻石表意,敢告同行。闲情鸥远,逸兴云翔。既亭既鉴,何用不臧!
【注释】①许瑶光:同治三年(1864年)任嘉兴知府,勤政爱民。十年后,许瑶光离任赴京述职,嘉兴乡绅
、百姓为他建亭并挽留。②耆(qí)旧:故老,故交。③跂:垫起脚跟盼望。④忝:谦词,有愧于。承乏:谦
词,滥竽充数之意。⑤式资往调:有助于以后的经验教训。⑥爰举觯:(我)于是举起酒杯,⑦馨: 。⑧修慝(tē):修正过错。⑨嵌崎:高峻。⑩廉隅:棱角,比喻人的行为、品行方正
(1)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讨论,请你根据文意,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嘉:“馨”的注释没有,但我们在《陋室铭》中学过,可以解释为: 。
小舟:学以致用好。那么,你觉得末段“ ”处,应该选择“溟”“暝”“瞑”中的哪个字呢?
小嘉:我觉得这里应该填“ ”,因为 “ 。
小舟:铭文中甲、乙、丙三句被抽出来了,谁能用“有似勇者”有似智者”“有似达者”正确填补?
小海:我来填。我认为甲、乙、丙三句依次是 、 、 。
小舟:真厉害!这篇铭文以四字句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诵读要主意节奏、重音等,比如读“君子鉴之,砺廉隅以表孤衷”,我觉得“君子”和“砺廉隅”后要稍作停顿,同时“ ”“ ”两词要重读,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作者 的信念。
(2)请你根据文本,结合链接材料,探究许瑶光建造亭子并将其命名为“鉴亭”的原因。
“来许”出自《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赞扬周成王能继承先王之德业,而许瑶光恰巧姓许,所以亭名“来许”。嘉兴乡绅、百姓这样命名,一语双关,既赞颂许瑶光对嘉兴所做的贡献,又盼望许瑶光能再来嘉兴。
鉴
【释义】①(名)古代盛水的大盆。盛冰存放食物或抵御温气的器具。②(名)镜子。③(动)照视,照镜
子。④(动)察看、审察。⑤(动)借鉴。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问题。(14 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①。天祥捧诏涕润,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②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③,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④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注释】①勤王: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②溪峒: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统称。
③郊畿:郊外。④徇:同“殉”。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天祥捧诏涕润()②使方兴召吉州兵()
③薄内地()④吾深恨于此()
(2)与“以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以情 | B.河曲智叟亡以应 | C.以君之力 | D.扶苏以数谏故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今大兵三道鼓行翻译下面句子。
(1)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天祥是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
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①,置入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颡②叫子”。尝有病瘖③者,为人所苦,烦冤无以自言。听讼④者试取叫子令颡之,作声如傀儡子⑤。粗能辨其一二,其冤获申。此亦可记也。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叫子:口吹发声之器,也就是哨子。②颡(sǎnɡ):通“嗓”。③瘖(yīn):今作“喑”,嗓子哑,失声。④讼:诉讼,在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⑤傀儡子:指木偶戏,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书证》中已出现“傀儡子”一词。傀儡子始于汉代,盛行于魏晋。
(二)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其塔动()②未布瓦()
③ 贻以金钗()④匠师如其言()
⑤世人以竹、木、牙、骨()⑥尝有病瘖者()翻译句子。
①粗能辨其一二,其冤获申②人皆伏其精练结合上面两篇文章以及你对《梦溪笔谈》的了解,说说这两篇文章体现了什么共同的主题?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①舟。易于即腰笏②,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③,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④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刬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刬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节选自孙樵的《书何易于》
[注]①挽(wǎn),拉,牵引。②笏(hù),朝笏、笏板。③重榷(què)管,严格执行对盐铁等物实行专管专卖。④矧(shěn),况且、何况。⑤刬(chǎn),铲掉、剔除。给下列句子划分句读。(划分两处)
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何易于尝为益昌令为②易于即腰笏腰
③偕骑还去偕④罪益重益选出与“以易于挺身为民”“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何易于是个怎样的人。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①,入朝堂,有朝士②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③怒,令诘④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生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
注释:①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②朝士:中央官员。③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④诘:责问。⑤穷问:彻底追究。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一处)。
同列犹不能平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是小子亦参政耶是:
②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佯:
③同列犹不能平犹:
④蒙正遽止之遽: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组的一项是
A.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B.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C.至之市 D.不问之何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
②时人皆服其量。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晏子谏杀圉人
(齐)景公使圉人①养所爱马, 暴病死 ,公怒 ,令人操刀,解②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惧然④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
公曰:“以属⑤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⑥之,使知其罪,然后属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一杀公马,使公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⑦吾仁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注释】①圉人:养马的人② 解:这里是杀人的意思 ③ 止:劝止 ④ 惧然:恐慌的样子⑤属:交给 ⑥ 数:列举 ⑦ 伤:妨碍,损伤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公使汝养马而杀之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暴病死(2)左右执刀而进
(3)遂不支解 (4)夫子释之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
(2)勿伤吾仁也! 晏子是采用什么方法既救了马夫又使齐景公化解了恼怒?
请结合《晏子使楚》及本文内容,说说晏子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