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一)王荆公①再罢政,以使相②判金陵。筑第于南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来尝乘马与肩舆③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墙,辄不答。元半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既而期公疾愈,税域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
(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注释]①王荆公指王安石。②使相:官职名。③肩舆:轿子。
①②③犹存,乃赎以归。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乃复遗吴。
(选自《墨庄漫录》,有删改)
[注释]①乞:给。②幞(fú)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③弊恶:破旧。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去蒋山亦七里
②公适见之
③且戒苟以转售
④乃复遗吴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线句的意思。
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
(4)两文都写罢政后的王荆公,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陈涉世家》回答问题。18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强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度(2)亡(3)往往(4)等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其理由是:
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
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狼径去(离开)惟危楼一座(高) |
B.选贤与能(通“举”)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点点) |
C.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领会) |
D.由是先主遂诣亮(拜访)惠子相梁(做宰相) |
阅读文言文《塞翁失马》,完成后面小题。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①之,其父曰:“此何遽②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③。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④。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⑤,深不可测也。
【注释】①吊:安慰。②遽:就。③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④保:保全。⑤极:穷尽。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 )②马无故亡而入胡()
③ 其子好骑 ( )
(2)选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堕而折其髀”相同的一项()
A.潭西南而望 | B.出淤泥而不染 |
C.学而时习之 | D.好逸而恶劳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一处)。
此 何 遽 不 为 福 乎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桑中生李》 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1 分)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 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①。”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②,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③,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注】①豚:小猪 ②众犬吠声: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喻众人随声传闻 ③翕赫:此指轰动、惊动。翕:聚集。赫:盛貌。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欲持去()②顾见空桑中有土()
③因植种()④间一岁余()
⑵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以余浆灌溉
A.盖以诱敌 | B.是以谓之文也 |
C.何不试之以足 |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南 顿 张 助 于 田 中 种 禾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
⑵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试说说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 分)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各小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范仲淹《岳阳楼记》)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⑴翳()⑵谓()(3)尝()(4)微()翻译下面语句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是进亦忧,退亦忧。【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和 两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
【乙】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