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
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得罪贬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文明中,徐敬业起兵欲反正,往投之,署为府属。为敬业作檄①传天下,暴斥武后罪。后见读之,矍然②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
【乙】
唐考工员外郎宋之问③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第一联搜奇覃思④,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命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夜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答曰:“弟子业诗,适遇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又续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僧所赠句,乃为一篇之警策。迟明⑤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节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檄:古代官府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章。②矍然:吃惊的样子。③宋之问:初唐时期诗人。④覃思:深思。⑤迟明:黎明。
(1)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
Ⅰ联系课文。
序号 |
释义 |
课文 |
A |
或以宾王对 |
今或闻无罪(《陈涉世家》) |
B |
再三吟讽,因曰 |
因往晓之(《杞人忧天》) |
Ⅱ查阅字典。
属:①zhǔ 连接;
②zhǔ 嘱托,嘱咐;
③zhǔ 劝请,邀请;
④shǔ 种类;
⑤shǔ 官属,部属;
⑥shǔ 隶属,属于。
“属”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以下几种常见义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下列两个“属”的正确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A.署为府属
B.而兴思不属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少 年 夜 久 不 寐 而 吟 讽 其 苦 何 耶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4)楹联“山月常明,应知诗杰丞临海;湖波乍涌,恍见文澜动则天”提到了甲文所叙述的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两文为了表现骆宾王的才华,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试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四)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解释下列词语。
(1)临(2)率
(3)书(4)简札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或答人简札通读全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略无阙处()
(3)晴初霜旦()(4)哀转久绝 ()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 |
B.绝:哀转久绝群响毕绝 |
C.故:故渔者歌曰两狼之并驱如故 |
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
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⑴向者笑者( )⑵咸来示假焉( )
然积以岁月( )⑷植不可已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2分)
(1)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既出,得其船,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4)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解释加点词
(1)不足为外人道()(2)欣然规往()(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处处志之()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欲穷其林欲与天公试比高 | B.初极狭,才通人阡陌交通 |
C.便舍船屋舍俨然 | D.渔人甚异之水陆草木之花 |
翻译下列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中的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第②段中“乃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人与外世隔绝久远,还有哪句也显示了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你觉得文末写再寻桃花源,“不复得路”,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
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 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⑾刑免:判罪免官。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2分)
秦王坚自河东还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为( ) (2)患( ) (3)市( )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
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