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在洛时,每往夏县展墓,必过其兄旦,旦年将八十,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自少至老,语未尝妄。自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诚心自然,天下敬信,陕、洛间皆化其德,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之乎?"

【注释】:(1)凛然:严肃的样子。(2)指:意图,意思。(3)展墓:扫墓。(4)过:拜访。(5)化:教化,感化。

(节选自《宋史》卷三三六)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之如严父   ②吾无 人者   

(2)把下列词语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文章写了司马光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时下列各题。

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 欧阳修传》)

【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

②治:处理。

③废:放下。

④服:听从,信服。这里指遵从。

(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汝 父 为 吏 常 夜 烛 治 官 书 屡 废 而 叹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母尝谓曰 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

B.死狱也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C.我求其生 生亦我所欲(《鱼我所欲也》)

D.其平居教他子弟 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②修闻而服之终身。

(4)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得启示。

阅读《出师表》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悉以咨之

C.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当世之事

D.恐托付不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陆游对本文的评价,也是诗人对诸葛亮忠诚人格的肯定。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此”指“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C.选文第一段将先汉、后汉对比,借古鉴今,对后主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谏言。

D.选文第二、三段,诸葛亮追忆往事、剖明心迹,根据刘备遗诏“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以长辈的身份用苛刻的语气要求后主励精图治、自重自强。

(4)《出师表》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涉及臣子向君主进言,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诸葛亮和邹忌在进言方式上有何不同。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 ,我任 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谴:谴责,责备。任:承担,责任

(1)下列语句中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发谷与民, 万余人

活:救助。使……活

B.室无贿赂,案无留

牍:书信

C. 岁荒,人相食

值:遇到

D. 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去:离开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树林阴翳,鸣声

有谴,我任之

B.太守 而宾客从之

微斯人吾谁与

C.醒能述 文者

画竹、兰为长

D. 燮开仓赈济, 阻之

闻无罪,二世杀之

(3)下面对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欧阳修与滁人畅游山水,酒酣而醉,此乐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民同乐而醉

B.郑板桥因担心上级拒绝,没有经过申报就开仓赈济灾民,最终遭到了撤职处分

C.郑板桥不仅为官洁廉,勤政爱民,敢于担当,而且富有艺术才华,喜与文人雅士交游

D.欧阳修和郑板桥担任官职,都能情系百姓,造福一方,因而都收到了老百姓的爱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 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 鞭马南 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 见水士卒 不尽饮广不近 水士卒 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专以射为戏。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 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 李广将军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行十余里,广 死(佯:假装)

B.广 骑腾而上胡儿马(暂:暂时)

C.广之 兵,乏绝之处(将:带领)

D.与人居则画地为军 (陈:通"阵",阵地)

(2)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勇猛机智,被匈奴捉住,也能伺机逃脱。

B.李广爱护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士兵们都乐于为他效力。

C.李广身高臂长,善于射箭,他的子孙和向他学习的人,都赶不上他。

D.李广射术高超,在战场上射杀敌人,任何时候都能百发百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鞭马南驰数十里

②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下列各题。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 ,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 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 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 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用事:掌权。②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③削其籍:革去他的官职。④筇屐:筇,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亦不 其姓字 详:知道

B.

其言兹若人之 乎 俦:辈(同类)

C.

人避之,莫敢 诘:质问(责问)

D.

先生文章 一时 名:名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因以为 焉 故自 曰醉翁也

B.

置酒而招之 今 闻无罪,二世杀之

C.

有宠奴常乘和车 出 威天下不 兵革之利

D.

假他事削其籍 归 以是人多 书假余

(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乃 遍 游 江 浙 所 至 人 士 争 奉 筇 屐 迎

(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②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空,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甲文中第二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语呼应了第一段中"   "和"忘怀得失"两句,突出了五柳先生的隐士性格。

②乙文中人们称赞谢御史"此真好御史矣",是有感于谢御史   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谢御史具有   的高尚品格。

③两文都写了主人公   的兴趣爱好,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