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诗文阅读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乙】夫君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 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①广才:增长才干。②淫慢:放纵懈怠。③险躁:轻薄浮躁。④意:意志。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后值倾覆: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静以修身:   

④悲守穷庐: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

①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4)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诸葛亮脍炙人口的名篇。甲文集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忠心可鉴;乙文则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待殷切。

B.甲文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刚柔相济,富有音韵美;乙文则以骈句为主,句式对称,整齐和谐,富有韵律美。

C.甲文内容丰富,情深辞切,追述先帝的知遇之恩,启发后主励精图治;乙文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

D.甲文可以看出作者心忧汉室,劝后主广开言路,纳谏治国;乙文体现作者情操高洁,教育儿子修身养性,淡泊明志。

(5)乙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驰"和"去"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6)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几乎是神的化身。你了解的诸葛亮还具有哪些可贵品质?他的这些品质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任写两点谈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朗读节奏划分 文言翻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13~16题。
博爱之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节选自韩愈《原道》)
【注释】①宜:合宜,恰切。《礼记·中庸》:“义者,宜也。”②之:往。③煦煦:和蔼可亲的样子。这里指小恩小惠。④孑孑(jié):谨小慎微的样子。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博爱之(2)老子之仁义
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彼 以 煦 煦 为 仁 孑 孑 为 义 其 小 之 也 则 宜。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与自己所说的“道德”含义是否一致,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故不为得也(2)由是则而有不用也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结合选文的文体特点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文言文阅读。
教子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①,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②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③。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④,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⑤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⑥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⑦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⑧!(选自《颜氏家训·教子》)
【注释】①中庸之人:中等智力的人,普通人。 ②节:约束,限制。 ③匮:柜子。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柜”。 ④稚:儿童。 ⑤笞(chī):用竹杖、荆条打。 ⑥恣:放纵。 ⑦诃:同“呵”。怒斥、喝斥。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下愚虽教无(好处)邑人之(认为……奇特)
B.师保明(本来)处处之(做记号)
C.宜诫奖(反而)互相轩邈(高大)
D.习之矣(引导)动心性(使……坚韧)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音声滋味,礼节之河曲智叟无
B.无教有爱,每不能然义不杀少杀众
C.骄慢已习,方复制吾妻美我者
D.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本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对于一般人,不早教育就不会明白事理。
B.作者主张对孩子的教育应及早进行,即使没条件胎教,也要在“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加教诲”,而不能等问题出来才教育。
C.作者认为赞誉孩子会给孩子带来灾祸,“笞罚”是唯一的好方法。
D.本文针对当时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说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和方法。处处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言辞恳切,极其感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诚哉斯语!

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小题。
【甲】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饶州路①大饥,米价翔踊②,总管王都中③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以为须粜④以下等价,民乃可得食,未报,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使民就粜。行省怒其专擅,都中曰:“饶去杭几二千里,比⑤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相与言曰:“公为我辈减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⑥妻子以代公偿。”行省防悟,都中乃得免。(节选自《续资治通鉴》,有改动)
【注释】①路:元代行政区划单位。②翔踊:物价飞涨。③王都中:字符俞,,元代官员,官至两任行省参知政事。④粜:卖出粮食。⑤比:等到⑥鬻(yù):卖。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杂然而前陈者()(2)宴酣之乐()
(3)射者中,弈者胜()(4)饶去杭几二千里()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行者休于树/苛政猛于虎也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跪而拾之以归
C.都中乃得免/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行省怒其专擅/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请根据提示,找出选段【甲】中含有“乐”字的相应语句,填写在A处;在B、C处概括对应语句中“乐” 的含义。

含“乐”字的句子
“乐”的含义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B.
A.
禽鸟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百姓之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C.

选段【甲】中欧阳修被贬官至滁州,爱民亲民;选段【乙】中王都中擅自将米价救灾,惹怒上司。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个选段中百姓对他们的举动分别有什么反应,并说说都这样写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知之难乎哉!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不得百焉;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此知之难也。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知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夫不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则几乎矣。(选文有改动)
〔注〕本文节选自章学诫的《知难》。知难,即知音难,是说古代贤人在后世少有知音。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非其姓与名也()
(2)不得百焉()
(3)夫不司马迁之志()
(4)则几乎矣()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知之难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山水之间也
B.读书者,天下比比矣 如土石何?
C.人知《离骚》辞赋之祖矣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D.欲知屈原之志温故知新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
是什么,司马迁能真正“知其所以为言”成为屈原的知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