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成和使用铁器了。工业上炼铁的原理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炼铁原理的实验探究(夹持装置省略)。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B的作用为   ,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当装置D硬质玻璃管中看到的现象为   、装置E中看到的现象为   时,说明装置D中反应发生了。

(4)同学们在讨论实验时,发现该装置存在一个不环保的缺陷,请你指出来: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铁的冶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F只含两种元素。请用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2)写出固态D的名称:    

(3)写出反应①所属的基本类型: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是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着火点升高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填名称)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3)热水的作用是    

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l)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  ;B→G: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必须对其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流程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氯化钠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I加入的物质有: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正确的加入顺序有三种,请你把它写出来(用物质前的序号表示),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2)步骤 IV的实验操作是  

(3)工业上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制得烧碱,同时还有氯气和氢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取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23.0g于烧杯中,将150.0g的稀盐酸平均分三次加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钡的质量为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至0.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