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氨气(NH 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里加热氯化铵(NH 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1)下列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发生装置,a仪器为    ,b仪器为    .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2)图1是氨气的喷泉实验装置.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盛满干燥氨气的烧瓶中,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的压强降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烧瓶,形成    色的喷泉.

(3)当喷泉实验结束后,测烧瓶内溶液的pH.

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手撕一小段pH试纸,放到干净的玻璃片上.

步骤二: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步骤三: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步骤四: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取pH.

该实验步骤有几处错误?    处,请改正: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对反应后固体剩余物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操作流程及数据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可作化肥使用,你认为它属于  肥;

(2)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  g;

(3)计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选用的一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  ;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图所示,往水电解器中加入96g蒸馏水和2g Na2SO4(Na2SO4不参与反应,仅起增加水的导电性的作用)组成的混合物,然后进行电解,当负极得到2g气体时,停止实验(所需相对原子质量:H﹣1、O﹣16).计算:

(1)停止实验时,电解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

(2)停止实验后,剩余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Na2CO3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丙同学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

(1)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  

(2)乙同学的实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组同学将C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滤液的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

猜想二: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

猜想三: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HCl

猜想四: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

【讨论与交流】通过认真讨论,小组同学排除了其中一种不合理的猜想。

(3)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  ,理由是  

【进行实验】丁同学取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种物质,发现有无色气泡生成。

(4)你认为丁同学向滤液中滴加的物质是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小组同学得出了猜想一是正确的结论。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O2(试管中的棉花根据反应的需要选择是否添加)。

(1)若要顺利制得O2,除选择KClO3与MnO2混合物作为药品外,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  (填化学式)

(2)如果选择KClO3与MnO2混合物作为制备O2的药品,则反应后MnO2的质量将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等)

(3)简述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