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铁合金是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但铁制品容易被腐蚀而在表面生成红褐色的铁锈。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如 图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将导管a、b处的止水夹k1、k2夹紧。

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三处铁丝表面的变化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检验U形管内已充满O2的方法是  

(2)步骤2中,观察到①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  (填化学式),②处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纯铁的抗腐蚀能力较  (填“强”或“弱”)。

(3)待U形管内有明显现象后,将b导管插入水中,打开止水夹k2,观察到  现象,说明该条件下铁制品锈蚀过程消耗了O2

(4)通过上述实验现象,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不包括制造纯铁):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2)t2℃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要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3)t2℃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5)将t3℃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某袋装食品的脱氧剂由活性炭、铁粉和食盐混合而成,三者质量比为2:2:1.现用该脱氧剂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该脱氧剂加入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打开失效的脱氧剂小袋,发现里面出现了红褐色物质,该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5.0g未经使用的该脱氧剂最多能够吸收氧气  g。

(3)用电子秤称取7.20g完全失效后的脱氧剂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溶解后过滤,滤渣为黑色粉末。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为2.87g。列式计算该失效脱氧剂中NaCl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化学喷泉”设计了如下实验:20℃时,用250mL圆底烧瓶收集一瓶纯净的CO2,按如图组装装置。用注射器缓缓注入3mL NaOH溶液,轻轻振荡烧瓶,打开止水夹,玻璃导管尖嘴处很快产生“喷泉”,与此同时,C、E装置中发生连锁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  

(2)注入NaOH溶液后,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连锁反应”后,C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E试管中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圆底烧瓶中溶液呈红色,由此认为烧瓶中一定还有NaOH剩余,你认为是否正确?  ,说明原因:  

文宏同学利用“金属树”趣味实验来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为确保实验效果,CuCl2溶液和AgNO3溶液需现配。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2%的CuCl2溶液,应称量  g CuCl2,加水时应选用  mL的量筒。除量筒外,配制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2)向两个放有宣纸的培养皿中分别滴入适量CuCl2溶液、AgNO3溶液,再放入锌粒,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

①形成“铜树”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仅用“铜树”和“银树”实验尚不能验证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应选用的药品是  (可供选择的药品有:锌粒、铜丝、银丝、稀盐酸、CuCl2溶液、AgNO3溶液)。

实验室为了测定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称取85.00g H2O2溶液和2.00g MnO2混合放入质量为50.00g的烧杯中,用电子天平称得烧杯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S

15

30

45

60

75

90

烧杯总质量/g

136.5

136.1

135.70

135.50

135.40

135.40

(1)产生O2的质量为  g。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