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盘水市四创主题之一是"创建生活宜居城市",下列符合该主题的是
A.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B.为解决白色污染,将塑料收回利用 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2)先进的交通工具可以使出行更便捷,沪昆高铁是国家铁路交通额重要组成部分,预计2016年年底建成通车,六盘水市将步入"高铁时代".列出制造离不开下列材料: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根据要求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列车制造中需要大量的钢铁,钢铁属于 .
②高铁座椅需用到耐磨、耐腐蚀的涤纶等材料,涤纶属于 .
(3)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水、爱护水、节约用水,请举一例说明生活中你是如何节约用水的: .
常温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产物主要为Fe2O3•nH2O;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黑色Fe3O4.
【提出问题】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时,是否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常见的铁的氧化物有三种:FeO、Fe2O3、Fe3O4,其中Fe3O4是磁性物质。
②FeCl3溶液呈黄色,FeCl2溶液呈浅绿色。
【探究】①按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向试管内加入铁粉,针筒活塞停在A刻度。
②加热铁粉的过程中,活塞发生移动。停止加热后,活塞逐渐向左移动,最终停在B刻度。
③用细线吊着洁净铁钉靠近加热后的固体粉末,发现没有粉末被铁钉吸上来。
④向试管内加入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溶液立即出现黄色。
⑤另取一些未加热过的铁粉加入到盛有盐酸的试管内,发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经检验,步骤④、⑤产生的气体相同。
【实验结论与反思】
(1)步骤①中“★”处应填: 。
(2)步骤④、⑤中产生的气体是 。
(3)本实验探究的结论是:铁粉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时,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产物是 。
(4)结合已学知识和本次探究分析可得,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受反应温度,氧气的 等因素影响。
为研究“不同物质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质量变化”,某科学兴趣小组将10.00克下列物质分别盛放于相同的烧杯中,将它们敞口放置在恒温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情况见下表。
放置时间 (小时) |
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克) |
|||
水 |
饱和氯化钠溶液 |
饱和硝酸钾溶液 |
7.3%的稀盐酸 |
|
24 |
1.85 |
0.61 |
0.72 |
1.35 |
48 |
3.70 |
? |
1.44 |
2.80 |
请回答:
(1)表格中“?”的值是 克;
(2)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相比较,敞口放置24小时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分析上表中水、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后的质量减小程度随时间变化不一样,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取敞口放置时间48小时的稀盐酸5.00克于锥形瓶中,滴入两滴指示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了5.50克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计算,确定敞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并对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
为研究“不同物质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质量变化”,某科学兴趣小组将10.00克下列物质分别盛放于相同的烧杯中,将它们敞口放置在恒温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情况见下表。
放置时间 (小时) |
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克) |
|||
水 |
饱和氯化钠溶液 |
饱和硝酸钾溶液 |
7.3%的稀盐酸 |
|
24 |
1.85 |
0.61 |
0.72 |
1.35 |
48 |
3.70 |
? |
1.44 |
2.80 |
请回答:
(1)表格中“?”的值是 克;
(2)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相比较,敞口放置24小时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分析上表中水、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后的质量减小程度随时间变化不一样,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取敞口放置时间48小时的稀盐酸5.00克于锥形瓶中,滴入两滴指示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了5.50克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计算,确定敞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并对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
实验室里有一瓶氢氧化钙粉末由于较长时间敞口放置,已部分变质为碳酸钙。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瓶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计算。
(1)配制稀盐酸:配制500克7.3%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 克。
(2)抽样测定:将瓶中粉末搅拌均匀后称取20克样品放入烧杯并置于电子秤上,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秒 |
0 |
10 |
20 |
30 |
40 |
总质量/克 |
310.0 |
309.6 |
308.6 |
307.8 |
307.8 |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 2气体的质量为 克
(3)计算出该样品中CaCO 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
(4)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 (指出一点即可)
工业合成氨的相关反应式为:N2+3H2 2NH3
(1)合成氨的原料气中可以通过分离空气直接得到的是 。
(2)当前,原料气H2可用天然气来制取,理论上每生产1吨H2会同时产生5.5吨CO2,有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不生成CO2的新方法来制取原料气H2.若需要合成8.5万吨氨,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气H2可以减少排放多少万吨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