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  (填字母代号)。

a.纯碱       b.烧碱        c.苏打       d.小苏打

(2)如图1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3)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2方案: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②写出加入Ba(OH)2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③溶液X中含有哪些杂质?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4)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足球比赛中让意外昏迷的球员快速恢复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嗅盐是由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过量吸入会危害健康。

②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稀溶液不发生反应。

③氨气能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

[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

[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

小军的实验

小英的实验

方案

嗅盐与  (填一种物质)混合研磨

现象

闻到较浓烈刺激性气味且试纸变蓝

  

  

结论

嗅盐中含有NH4+

嗅盐中含CO32

确认了小军的实验结论

证明嗅盐中盐类物质是碳酸铵

[质疑]小英认为小军的实验结论不严谨。小英通过补做一个实验(方案见上表),进而确认了小军的结论。小英的实验目的是排除嗅盐中含有  离子的可能性。

[继续探究]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进一步测定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

反应原理:(NH42CO3+2NaOH ¯ X+2NH3↑+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数据记录]实验称取样品质量为m1,反应前后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干燥管的总质量分别为m2和m3,反应前后烧杯及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分别为m4和m5

[数据处理]通过测得数据计算出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评价]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双选)。

A.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48 ( m 3 - m 2 ) 17 m 1 × 100%

B.倒置漏斗可以增大吸收面积同时防止倒吸

C.可以用浓硫酸替代稀硫酸

D.停止加热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

化学实验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模拟酸雨形成”的相关实验。

[联想与实验]模仿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进行如图一所示实验:

[问题与猜想]亚硫酸不稳定,为什么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其原因可能为:

猜想1.加热不够充分 猜想2.与空气中氮气有关 猜想3.与空气中氧气有关

[探究与验证]填写表格中的空格。

编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将图一中红色液体继续加热至沸腾

仍为红色

猜想1不成立

2

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SO2,然后用酒精灯微热

先变红后变紫

猜想2不成立

3

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SO2,再改通入氮气,最后用酒精灯微热

  

4

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SO2,再改通入  ,最后用酒精灯微热

  

猜想3成立

[分析与结论]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的原因是:H2SO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生成另一种酸,进一步实验证明是硫酸。

【应用与拓展】收集某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附近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得每隔十分钟数据如下表:

测定时间

5:05

5:15

5:25

5:35

5:45

pH

4.95

4.94

4.86

4.85

4.85

(1)分析表中数据,5:15至5:25时间段内水样中主要酸性溶质有 

(2)实验社团提出一种处理废气的方案如图三所示,利用CaCO3粉末、空气为原料在高温下吸收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改进,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①仪器a的名称是  ;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②改进装置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2)实验二:①两套装置中作用相当的仪器:漏斗与  (填“b”、“c”或“d”);

②装置改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双选)。

A.同样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冰块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C.比原装置得到的蒸馏水更纯 D.利用太阳光、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作替代品可户外自制饮用水

2018年5月18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试海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9.92

59.84

79.80

99.80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次实验中溶质的种类为  

甜叶菊苷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甜味剂,我国是全国最主要的生产国,实验小组欲探究甜叶菊苷的元素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提出猜想]甜叶菊苷由什么元素组成?

[进行实验]小晴取适量的甜叶菊苷按如图1进行操作,并分别将干冷的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与火焰上方。

[讨论交流]其他同学认为小晴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  。经改进试验后,检验到甜叶菊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确定甜叶菊苷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继续探究]为了进步确定其元素组成。利用如图2进行实验。(已知:装置中C中的氧化铜能确保甜叶菊苷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

(1)实验前要通一会儿氮气,目的是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数据记录]4.02g甜叶菊苷在C装置中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2.7g,E装置增重8.36g。(产物被完全吸收)

[分析与讨论]数据分析:4.02g 甜叶菊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由此可以确定甜叶菊苷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反思评价]若没有F装置,对氧元素质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