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下列有关问题并回答: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生活中食用盐加碘,其中“碘”是指  (选填“分子”“原子”“元素”或“物质”)。

(3)下列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  

A.馒头      B.鸡蛋      C.蔬菜      D.牛肉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物质的元素组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鹊桥”号上伞状通信天线是用表面镀金的钼丝编织而成的金属网。这种镀金钼丝纤维只有头发丝四分之一细,其性能稳定。“编”出来的金属网既强韧,受得住发射飞行外力“折腾”,又能在太空中收放自如,可以说是“刚柔并济”。

(1)钼能制成细丝,是利用了钼  性。

(2)钼丝表面镀金,原因之一是利用了金的化学性质  

(3)我国的钼矿储量非常丰富,用辉钼矿(MoS2)制备的过程如图

①完成过程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oS2+7O2 高温 ¯ 2MoO3+4  

②过程Ⅱ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1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某课外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

(1)用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对比a、b曲线,引起a曲线压强迅速增大的因素可能有    

(2)将1g含镁48%的镁铝合金(不含其他元素)粉末在氧气中加热,至反应完全。

①该合金中镁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是多少?

②该合金与氧气反应后生成固体的质量最多是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溶液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在20℃时,将20g氯化钾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3g氯化钾固体未溶解。所得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1℃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  (填字母)。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3)如图是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和错误操作,请说明不能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的原因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基本营养素包括  六大类。

(2)人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下列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字母)。

A.棉花 B.尼龙 C.蚕丝 D.涤纶

(3)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

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B.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C.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D.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4)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人们利用石油可以炼制多种产品,如柴油、煤油、汽油等。

请设计实验证明煤油中含有碳元素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其制备、检验、贮存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 2O 通电 ¯ 2NaOH+Cl 2↑+X↑.X的化学式为    

(2)为了探究NaOH样品中是否存在NaCl、Na 2CO 3杂质,设计如下实验方法

注:Ag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稀HNO 3

①乙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证明样品中含有Na 2CO 3.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试剂X为   溶液;可证明NaCl存在的现象是  

(3)某兴趣小组试图通过测定生成的CO 2质量,确定因久置而变质的NaOH固体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 1

步骤二:打开分液漏斗旋塞,逐滴加入稀硫酸,待气泡不再产生时,关闭旋塞,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 2

①球形干燥管中不用NaOH固体而用CaCl 2固体的原因是  

②小明同学认为(m 1﹣m 2)即为生成的CO 2质量,小红同学认为小明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  

(4)某工厂化验室用20%NaOH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H 2SO 4,共消耗NaOH溶液2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 2SO 4的质量为   (写出计算过程,否则不得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