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将图中的“光控开关”、“声控开关”、灯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入电路,设计出只有在光线很暗且有声音时灯才亮的楼道灯自动控制电路,同时安装一个不受开关控制的三孔插座。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家庭电路的连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 c = 4 . 2 × 10 3 J / kg C} ,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

分析图象可知:

(1)冰的熔点是   ° C ,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  

(2)该物质在第 6 min 时的内能  (大于 / 等于 / 小于)第 8 min 的内能。

(3)熔化后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其中空烧杯的质量是 22 . 4 g ,则水的质量是   g ,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J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白光 LED

目前,常用的白光 LED 以蓝光 LED 为芯片,其上涂有黄色荧光粉,通电后, LED 芯片发出蓝光,其中一部分照射到荧光粉上,荧光粉发出波长比蓝光长的黄光,该黄光与另一部分蓝光混合射出,人眼便感觉到白光,生活中常用的白光 LED 灯是将多个白光 LED 连接而成的。

实验表明,白光 LED 的发光强度与其通过电流的占空比成正比。通常通过 LED 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电流的占空比 D = t 0 T ,在电流周期 T 小于人眼视觉暂留时间(约 0 . 1 s ) 的情形下,人眼便感觉不到灯的闪烁。

人眼对亮度的感觉(即“视觉亮度” ) LED 发光强度变化并不一致,当光强度均匀增大时,视觉亮度并非均匀增加。弱光时,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多于一倍;强光时,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不足一倍。

生活中,白光 LED 调光台灯的电流设置了恰当的占空比变化规律,使视觉亮度均匀变化。

(1)文中所述人眼感觉到的白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

(2)文中所述白光 LED 发出的两种色光  

A .均由荧光粉产生

B .均由 LED 芯片产生

C .波长短的由 LED 芯片产生,波长长的由荧光粉产生

D .波长短的由荧光粉产生,波长长的由 LED 芯片产生

(3)白光 LED 灯通入图中所示电流时,在 0 - 2 T 时间内,不发光的时间段为    

(4)下列是四种电流的 t 0 T 值,它们的 I 0 均相同。分别用它们对同一白光 LED 灯供电,其中人眼感觉不到闪烁,且发光强度最大的是  

A t 0 = 1 . 8 s T = 2 s

B t 0 = 0 . 8 s T = 1 . 0 s

C t 0 = 0 . 05 s T = 0 . 1 s

D t 0 = 0 . 02 s T = 0 . 03 s

(5)某白光 LED 调光台灯共有5级亮度,要使人眼对 1 ~ 5 级的“视觉亮度”均匀增大,下列图象中电流的占空比设置符合要求的是  

小华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并探究小灯泡亮度与功率的关系,电源电压为 4 V ,保持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 . 5 V ,滑动变阻器标有“ 20 Ω 1 A ”字样。

(1)图甲所示是小华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不妥之处:  

(2)下表是记录与处理实验数据的表格(部分),表中 A B 处内容是    

小灯泡的规格

电压表的示数 U / V

电流表的示数 I / A

A

B

U = 2 . 5 V

1.0

0.1

/

/

(3)实验中测出在 U = 2 . 0 V 时的功率后,要测量其额定功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移动:当电压表的示数达到额定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小明认为(2)中表格内数据不是真实的。你  (同意 / 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写出你判的依据。答:  

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画出表示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的位置 MM ' NN '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玻璃板的厚度,其读数为   cm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 A ,观察到棋子在玻璃板中有两个像,一个较亮、另一个较暗,较亮的像是光线经   ( MM ' / NN ' ) 面反射形成的。

(3)为验证“像是虚像”的猜想,小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  的位置,  (直接 / 透过玻璃板)观察卡片上有无棋子 A 的像。

(4)将棋子 B (图中未画出)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较亮的像重合,并测量棋子 A 的右端到 MM ' 的距离 l A 和棋子 B 的左端到 NN ' 的距离 l B ,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1

2

3

4

l A / cm

5.40

7.15

9.80

12.50

l B / cm

5.20

6.96

9.61

12.32

分析数据可得:像到反射面的距离  (小于 / 大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

(5)实验中,像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存在差值。小明对此很感兴趣,他想探究影响这一差值大小的因素。请帮小明提出一条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热阻

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物体对热量的传导有阻碍作用,称为热阻,用 R 表示。物体的热阻与物体在热传导方向上的长度 l 成正比、与横截面积 S 成反比,还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关系式为 R = l λS ,式中 λ 称为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一般不同。房屋的墙壁为了保温,往往使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如果墙壁一侧是高温环境,温度始终为 t 1 ;另一侧是低温环境,温度始终为 t 2 ,墙壁中形成稳定的热量流动,则单位时间内从高温环境传导到低温环境的热量 Q 与墙壁两侧的温度差成正比,与墙壁的热阻成反比。

(1)热量传导过程和电流相似,温度差相当于电路中  

A .电流

B .电压

C .电阻

D .电功率

(2)铜汤勺放在热汤中,把手很快就会烫手,而塑料把手的汤勺不会烫手。由此可知铜和塑料的导热系数大小: λ    λ 塑料 (填“ > ”“ < ”或“ = )

(3)如图甲所示,热量在墙壁中传导,虚线标出的墙壁正中间处的温度为  

(4)如图乙所示,热量在墙壁中传导,在传导方向上的长度为 L 1 ,横截面积为 S ,导热系数为 λ 1 ;在墙壁一侧紧贴一层保温层,保温层与墙壁面积相同,在热传导方向上的长度为 L 2 ,导热系数为 λ 2 ,则单位时间内从高温环境传导到低温环境的热量 Q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