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某塑料的组成元素,设计了实验Ⅰ和Ⅱ.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取氧气
(1)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 (填标号)。
(2)欲制取干燥的O2,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 (填标号)。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 (填“a”或“b”)端相连。
Ⅱ.组成探究
(3)定性检测(已知: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试 剂并按如图进行实验。通入O2,一段时间后,点燃J处酒精灯。 |
装置K中无水CuSO4变① 色 |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H2O |
装置L中② 。 |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CO2 |
③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塑料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4)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确定组成,将1.4g该塑料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共产生了4.4g CO2和1.8g H2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塑料 (填“含有”或“不含”)除上述③中结论之外的元素。
黄铜是Cu和Zn的合金,可用于制造各种仪器零件。为测定黄铜的组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黄铜样品10 g放入烧杯中,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测得消耗了稀硫酸30 g,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6.1 g。请回答:
(1)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中剩余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黄铜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已知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向100 g水中不断加入KNO3,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④:
(1)溶液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类推法就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特点,推出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触类旁通”的特点,应用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具有广泛意义。请你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6、+4是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相应的钠盐有Na2SO4和Na2SO3;以此类推,+5、+3是氮元素常见的化合价,相应的钠盐有NaNO3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某同学根据教材中一个类似的反应,类推出如下反应:SO3+2NaOH===Na2SO4+H2O,则这个类似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K与Na相邻,其化学性质也相似。已知金属K投入盐的水溶液中,先发生如下反应:2K+2H2O===2KOH+H2↑;则金属Na投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
(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________(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而实施的项目。
(2)铁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请将下列脱氧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________===4Fe(OH)3;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粒子的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氢原子;氯离子;氧离子;氧分子
H2O2;Na+;3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