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某塑料的组成元素,设计了实验Ⅰ和Ⅱ.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取氧气

(1)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 (填标号)。
(2)欲制取干燥的O2,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 (填标号)。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 (填“a”或“b”)端相连。
Ⅱ.组成探究
(3)定性检测(已知: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试 剂并按如图进行实验。通入O2,一段时间后,点燃J处酒精灯。 |
装置K中无水CuSO4变① 色 |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H2O |
装置L中② 。 |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CO2 |
③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塑料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4)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确定组成,将1.4g该塑料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共产生了4.4g CO2和1.8g H2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塑料 (填“含有”或“不含”)除上述③中结论之外的元素。
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身体健康.锌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每人每日适宜摄入量为15.5mg~19mg.下图为“××牌补锌品”的说明书,请分析回答:
(1)指出该“补锌品”中含有营养素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若服用这种“补锌品”补锌,根据你的年龄,相当于每日补锌________mg.
(3)你认为“不宜超过推荐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1)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2)葡萄糖在加热条件下和碱性环境中能与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每个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腾;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
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每个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 现象 |
结论 |
|
| 第一种情况 |
A试管中:________ B试管中:________ |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 |
| 第二种情况 |
A试管中:________ B试管中:________ |
________ |
| 第三种情况 |
A试管中:________ B试管中:________ |
淀粉全部转化为葡萄糖 |
(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1)维生素C是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
(2)已知维生素C在pH<5的环境下较稳定,为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黄瓜在烹饪时可以加入少量的________;
(3)维生素C片保存时,应注意避光、避热、密封,请你据此推测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
当前我市部分中小学推行“阳光食堂”工程.下表为某校食堂某天午餐部分食谱.
| 主食 |
荤菜 |
素菜 |
| 米饭 |
红烧牛肉 |
炒胡萝卜、炒黄瓜 |
(1)食谱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填上表中的一种主食或菜名),米饭中主要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________.
(2)食堂常使用铁强化酱油,酱油中加铁强化剂是为了防止________.
(3)食堂严禁使用霉变食材,霉变的大米________.
A.可以食用
B.蒸煮后可以食用
C.绝对不能食用
(4)同学给学校食堂的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________.
A.在主食中补充粗粮
B.多提供油炸食物
C.适当提供水果
①“张飞牛肉”、②“保宁醋”、③“冬菜”是南充三大名优特产,称为“南充三绝”.
(1)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用序号填空).
(2)厨房里有两种白色固体粉末,分别是食盐和纯碱,可以选用上述________(填序号)来区分它们:产生________现象的是纯碱,无明显现象的是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