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向一定量的NaHC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CO2↑+H2O,待完全反应后(假设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对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猜想,并根据问题填空:
[假设与猜想]
猜想1: 猜想2:NaCl、NaHCO3 猜想3:NaCl、HCl
猜想4:NaCl、NaHCO3、HCl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4不成立,原因是 。
[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 |
pH试纸、镁片、稀盐酸、AgNO3溶液、氧化铜粉末、石蕊溶液 |
||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反应后溶液,加入稀盐酸 |
无气泡产生 |
猜想 不成立 |
② |
取反应后溶液,滴在pH试纸上 |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
猜想3成立 |
③ |
取反应后溶液,加入氧化铜粉末 |
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猜想3成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④ |
取反应后溶液,滴加AgNO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3成立 |
[得出结论]猜想3正确。
[评价与反思]老师对同学们的探究过程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着一处明显的错误,原因是 。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的实验用品,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3是正确的。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案: 。
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一款智能手机通常含有41种以上的化学元素,请回答:
(1)大部分手机外壳是用塑料或镁合金制成,二者中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2)手机线路的主要原料是铜,微电子材料还用到 金、银、钽等,在此主要利用了铜的 性.
(3) 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 , 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透光性好 ②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 ③易溶于水.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碳卫星"将于2016年8月发射,主要任务是监测各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为节能减排等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燃料的大规模开发使用.
(2)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例如工业上利用CO 2和NH 3生产尿素的反应:CO 2+2NH 3
CO(NH 2) 2+X,则X的化学式为 .
(3)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保护环境"这一理念的是 (填序号)
①焚烧纸质垃圾 ②步行上学 ③用电动牙刷刷牙.
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做了如下实验,并进行相关的定量分析.将一定量的锌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1)请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通过已知数据还能求出的量有 (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
a.参加反应锌的质量 b.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c.稀硫酸中水的质量 d.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提纯物质的方法可以由多种.下面呈现的是化学课堂上"物质提纯"的小组竞赛场景.
(1)甲组抽到的题目是"从30gNaCl和2gKNO 3的混合物种提纯NaCl".同学们经研究认为依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采用如下物理方法来提纯.

上述两固体 (填"能"或"不能")全部溶解,操作m的名称是 ,蒸发结晶后得到NaCl的质量 30g(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甲组一位同学问道:"能否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上述溶液a中析出KNO 3,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请你判断此方法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 .
(2)乙组抽到的题目是"从NaCl和Na 2CO 3的混合物中提纯NaCl".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利用两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可采用如下化学方法来提纯.

如图3中X的化学式为 .由于BaCl 2溶液的用量不易控制,会使溶液b的溶质有多种情况,导致蒸发后得到的固体可能不纯.
(3)同学们对乙组方案中溶液b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BaCl 2猜想二:NaCl 猜想三: .
【设计方案】经讨论,大家认为只用一种试剂就能作出判断.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 向其中加入 |
若看到 |
猜想一正确 |
|
若无明显现象 |
猜想二正确 |
|
|
若看到冒出气泡 |
猜想三正确 |
各组依据上述设计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反应后溶质的确有三种情况.
(4)同学们对甲乙两组提纯方法的效果进行了研讨.
【反思评价】大家认为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都可以实现物质的提纯.用化学方法提纯还要考虑到反应物用量对提纯效果的影响.
【拓展提升】老师说:"合理选择试剂,用化学方法可以从NaCl和Na 2CO 3的混合物中提纯NaCl,方法是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 ,充分反应后,经蒸发结晶就能得到NaCl."
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解暑消热。
【准备材料】1.5g小苏打、1.5g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mL饮料瓶
【配制流程】

(1)下列是制汽水的操作或现象的相关问题,请选择Ⅰ或Ⅱ进行解答 。
Ⅰ.步骤②中为什么要用凉开水制汽水?
Ⅱ.步骤③旋紧瓶塞后,为什么汽水中的气泡会由多变少直至不再冒出?
(2)制汽水时,小苏打中的HCO 3 ﹣与柠檬酸溶液中的H +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 。为证明柠檬酸溶液中有H +,可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进行验证(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
a.镁带 b.铜片 c.食盐 d.鸡蛋壳 e.石蕊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