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装置序号).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利用装置  (填装置序号)收集,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这种装置收集氧气时应注意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有一种稀盐酸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取1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氯化铝正好完全转化为沉淀,停止滴加氢氧化钾溶液,经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为7.8g。请回答:

(1)据观察,产生沉淀前,消耗了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00g混合溶液中氯化铝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AlCl3+3KOH=Al(OH)3↓+3KC1)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实验,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CO2,未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对NaOH与CO2能否反应进行验证,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活动一

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甲装置并进行实验,请你把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猜测

如图甲,向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①CO2溶于NaOH溶液中

②CO2与NaOH反应

活动二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猜测②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取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三支试管中,三位同学分别完成如图所示实验。

(2)同学们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冒出,B、C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请你写出A试管中生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以上三个实验均能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请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三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请你分析烧杯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小组同学对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烧杯内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 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静置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CO32、无Ca2+

②取①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 硫酸铜溶液 (指示剂除外)

 蓝色沉淀生成 

有OH

[反思评价]

(1)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烧杯内上层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2)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填名称)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可以有效防止水体污染。

将20.0g铜锌合金置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硫酸。当加入148.4g稀硫酸时,不再有气体生成,此时测得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68.0g。

(1)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g;

(2)求反应后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现有一种稀盐酸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取1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氯化铝正好完全转化为沉淀,停止滴加氢氧化钾溶液,经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为7.8g。请回答:

(1)据观察,产生沉淀前,消耗了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00g混合溶液中氯化铝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AlCl 3+3KOH=Al(OH) 3↓+3KC1

现有一种稀盐酸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取1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氯化铝正好完全转化为沉淀,停止滴加氢氧化钾溶液,经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为7.8g。请回答:

(1)据观察,产生沉淀前,消耗了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00g混合溶液中氯化铝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