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 ABC (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32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SO2+H2O═2NaHSO3 23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SO2═Na2SO3+H2O 

222转化为有用物质。

2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BD ;(填序号)

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2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水“晒盐”过程中可得到粗盐和卤水.粗盐中常含有多种杂质,必须对其分离和提纯,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卤水经常用作工业制镁的原料.

(1)实验室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在三步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若要除去食盐固体中含有的少量CaCl2杂质,得到较为纯净的食盐晶体.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3)在一烧杯中盛有Mg(OH)2和MgCl2的混合粉末6g,向其中加入20g水,经充分溶解后,再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稀盐酸30g时(即图中A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稀盐酸73g时(即图中B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已知某固体样品A可能是NH4NO3和MgCO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样品B,其中可能含有Na2SO4,BaCl2,CuSO4、KCl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将气体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  色.

(2)沉淀F的化学式为  

(3)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写离子符号).

(4)写出步骤③中生成沉淀I的化学方程式  

(5)在溶液H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有  种.

(6)固体样品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填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至右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制取氧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下列有关氧气制取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A、B、C,D之一)

A.实验室制氧气时,应先加入药品,再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B.在此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C.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用干燥纯净的氧气对纤维素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实验(资料显示纤维素只含C、H、O三种元素)。所选装置按"氧气→D→A→C→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完全充分进行)。装置D的玻璃管中放入纤维素试样的质量为wg,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A的质量增加ag,装置C的质量增加bg,则纤维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若实验中使用的氧气未干燥,这样测算出的纤维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与实际值比较将   (填"偏大""偏小""基本一致""无法确定"之一)

(3)用一氧化碳气体(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定某铁的氧化物(Fe xO y)试样的元素组成比例,所选装置按"混合气体→A 1→D→C→A 2"的顺序连接(A 1、A 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装置编号

A 1中浓硫酸

D中玻璃管内固体

C中溶液

反应前质量

150g

14.4g

200g

反应后质量

152.7g

11.2g

213.2g

①请选择合理数据计算Fe xO y中x:y=   (填写最简整数比)。

②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实验方案设计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你的具体改进方案是   

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的可燃冰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历史性突破。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你写出甲烧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原因是  

(3)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NaCl的溶解度  Na2CO3的溶解度(填写“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②t1℃时,50g水中加入10g Na2CO3,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③t1℃时,将不同质量的碳酸钠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均升温至t2℃,此时所得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写“大于”“等于”“小于”“无法判断”之一)。

向100g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象可知,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0g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