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 2气体的过程中,不慎用到了浓盐酸,导致制得的CO 2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他们设计了如下除去氯化氢气体并探究CO 2与过氧化钠(Na 2O 2)反应的实验。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 2O 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 2、H 2O发生反应: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2Na 2O 2+2H 2O═4NaOH+O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   

(2)为确定反应后装置B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   ,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 2CO 3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 2CO 3和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上述形成的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证明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将上述滤液中滴加的酚酞试液换成硝酸铜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拓展延伸】在盛有氯化铵(NH 4Cl)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Na 2O 2)固体,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Ⅰ:实验室制O 2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MnO 2,塞进带导管和仪器A的双孔橡皮塞,关闭活塞C,向A中添加双氧水,塞上塞子B,将导管放入底部有少量黄沙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控制活塞C,逐渐滴加双氧水,收集O 2并验满。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步骤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3)步骤②中,塞进双孔橡皮塞的方法是:   

(4)步骤③中,验满的方法是:   

(5)若用图2装置收集O 2,则O 2  端通入(填"a"或"b");

(6)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了快速获得O 2,双氧水的浓度越大越好

B.在橡皮管上增加水夹,可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C.在装置Ⅰ,Ⅱ间增加装有生石灰的U形管,可制得干燥O 2

实验Ⅱ:铁丝在O 2中燃烧、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反应的现象为:放热、火星四溅,生成   色固体;

(3)实验表明:改用加热KMnO 4制取、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 2进行本实验,成功率更高,原因可能是   

认识常用仪器,学习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才能正确、安全地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作配置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    

(2)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的孔里,应先将玻璃管口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原因是    

学校新建了塑胶跑道,校园美观了,但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1)写出初中化学所涉及到的常用来吸附异味的物质名称.(答一种即可)

(2)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体现了分子的什么性质?

(3)合成橡胶除了制作橡胶跑道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合成橡胶有哪些优良的性能?(答一点即可)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为什么会自动喷出来?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为什么?

(3)随意丢弃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请你谈一点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使环境问题愈加严重,请回答一下问题:

(1)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气体会形成酸雨,酸雨有什么危害?(答一点即可)

(2)请为减缓温室效应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3)写出一种你知道的新能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