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比较铝与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1)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x= ,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 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实验过程中,发现铝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试管Ⅰ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
猜想二:试管Ⅱ中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
猜想三: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 (填序号),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 (填序号),作对比试验。
A、硫酸铜 B、氯化钠 C、硫酸钠 D、浓盐酸
(4)通过(3)中的对比试验,观察到试管Ⅰ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Ⅱ中反应明显加剧,则猜想 成立。
在进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前,化学老师预计本次实验共需要收集45瓶氧气,通过计算得知:这些氧气的总质量约是16g。请计算要想制取足够的氧气,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克高锰酸钾?
甲醇是一种无色、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的液体,可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已知: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氧原子的个数是 。
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成为 (填名称)。
(1)"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金属钠排在铜的前面。有的同学据此推测:钠能从蓝色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教师按照下列图示顺序进行演示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①由以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因为反应中没有 色的物质生成,所以金属钠 (填:"能"或"不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②对实验涉及的物质进行分析:硫酸铜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 (填化学式)。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培养皿中所含元素有:Na、Cu、H、O、 (填元素符号)五种元素。
查阅资料得知:"蓝色絮状难溶物"是一种学过的碱,该物质的名称是 。
(2)有的同学又产生新的疑问:钠能否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教师为解答学生的疑惑,又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同时记录有关现象:
请结合如图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手触摸图3中烧杯外壁,感觉烫手,说明钠与水发生的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从"图3"中可以断定:液体中出现红色说明反应后液体显 性,结合液体中所含元素,继而推断有 (填化学式)生成。另外,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请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图1是某同学稀释浓硫酸的操作,请指出该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 。
(2)在实验室中选用图2装置制取氧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制取原理: 。
(3)图3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将1.17 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51.7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常温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1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点时,溶液中所含硝酸银的质量为 。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