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接着又向烧杯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甲同学立刻得出结论:样品中还含有氯化钠,乙同学对该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不一定含有氯化钠,理由是   

(2)丙同学认为除了需要确认是否含有氯化钠外,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大家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另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洗涤;

②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③向滤渣中加少量水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由此判断,滤渣中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根据以上经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样品中无NaCl

B.

样品中只有NaOH和Na 2CO 3

C.

样品中无NaOH

D.

样品中有Na 2CO 3、NaOH和NaCl.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向100g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象可知,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0g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铝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

②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③烧杯底部出现红色固体和白色沉淀

(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  

(2)现象①③中的红色固体是同种物质,请写出现象①的化学方程式  

(3)经检验,现象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计检验,pH  7,证实了甲的猜想。

(4)探究现象③中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

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亚铜(CuCl)。

[查阅资料]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Cu(NH32+和Cl,Cu(NH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①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洗涤的目的是  

②向白色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用试管取其中一份溶液,滴加适量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含有

  

Ⅱ.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该溶液中含有Cu(NH32+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沉淀是CuCl。

[反思与评价]Al和CuCl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

I.丙同学猜测:可能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为了验证猜想,他取Cu与15%的CuCl2溶液混合,结果无白色沉淀产生。他又分析了Al和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再次将打磨过的Al片插入盛有15%的CuCl2溶液的试管,并将试管置于冰水中,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减少。于是他将Cu与15%的CuCl2溶液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从而证明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能生成CuCl,改进的方法是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还不够严谨,还应考虑  对Cu与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利用金属。

(1)铁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亮相,如图展示了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I.变化①是铁钉与空气中的  发生了反应。

II.变化②中常见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III.如表是小明同学记录的锌粉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反应时间与产生气体体积的变化数据: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0

290

310

实验数据反映,该反应速率的特点是  ,引起该速率变化的原因是  

(2)将m克锌和铁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固体仍为m克,则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A~F是六种常见的物质,分别由H、O、C、Cl、Ca五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一种氧化物,可用作干燥剂,A与C反应能生成E,A的俗称为  

(2)B、C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B的化学式为  

(3)对NaOH溶液依次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D和E两种物质分别是    (写化学式)。

②加入F的溶液后,沉淀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③最后得到的红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石蕊、  ,下列离子不能与该溶液中的离子共存的是  

a.OH b.Mg2+ c.CO32﹣ d.NO3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NH4Cl

33.5

37.2

41.4

45.8

50.4

55.2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氨碱法制纯碱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通入氨气的作用是  ,可向滤出晶体后的NaHCO3溶液中加入  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

(2)氯化钠和氯化铵具有相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在  ℃之间。

(3)图中,A是60℃时含有120g水的NH4Cl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后,得到固体。

I.C中溶液的质量是  g.A溶液为NH4Cl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II.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①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②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5.2:100

③由B到C开始析出NH4Cl固体的温度在40℃至50℃之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