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人在端午节有吃皮蛋的习俗。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同学们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渣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Cl和 。(写化学式)
【提出问题】滤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作出猜想】
2
23
223
【交流讨论】经过进一步讨论,大家认为小华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小林: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
小方的猜想正确 |
小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小方的猜想正确 |
23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小方的猜想正确 |
【交流谈论】同学们认为,通过小华的实验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原因是 。
【继续探究】小明也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小明对此深感疑惑。
【解释评价】经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认真思考后终于找出了原因,你认为是 。最后,老师对同学们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 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的选择无关的是 (填序号).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与氧气是否反应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4)氮气在很多领域用途广泛.实验室用加热NaNO 2和NH 4Cl的浓溶液制取氮气.
①实验室制取氮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②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收集氮气时可用排水法,但不宜用排空气法,除排水集气法外,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 .
(5)为验证CO 2气体这含有CO,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丙通过实验验证理论CO 2气体中含有CO,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G的作用是 ;
②I装置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含量,称取样品20克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克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9.8克,求: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 2气体的过程中,不慎用到了浓盐酸,导致制得的CO 2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他们设计了如下除去氯化氢气体并探究CO 2与过氧化钠(Na 2O 2)反应的实验。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 2O 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 2、H 2O发生反应: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2Na 2O 2+2H 2O═4NaOH+O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 。
(2)为确定反应后装置B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 ,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 2CO 3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 2CO 3和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上述形成的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证明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将上述滤液中滴加的酚酞试液换成硝酸铜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拓展延伸】在盛有氯化铵(NH 4Cl)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Na 2O 2)固体,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3)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H 2S)。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若用D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为了防止中毒和污染空气,多余的硫化氢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硫酸跟稀盐酸一样,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