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黑色固体粉末M(M是纯净物),因试剂瓶标签破损无法确定其成分。为探究M的成分小军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他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物质M可能是 ;
[设计与实验]取两份等量的M样品,分别进行如图的实验:
[分析与结论]
(1)从实验一小军得出M的物理性质有 (填写一种);
(2)从实验二小军推断出M的化学式是 ;
(3)实验二中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拓展与延伸]探究M与稀硫酸反应的本质
(1)稀硫酸中含有水分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等粒子,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用化学符号来表示);
(2)小军分析实验一、二后认为: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某一种离子与M发生了反应。为确定稀硫酸中何种离子与M发生了反应,他继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三中的A可选用的药品是 (填序号,下同),实验四中的B可选用的药品是 ;
硫酸钾溶液 氯化钾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3)小军通过上述实验证明:稀硫酸中 (用化学符号来表示)与M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交流]某同学优化了小军的整个实验方案,认为不需要进行实验 四 (填实验编号),就能确定M的成分,也能确定稀硫酸中何种粒子与M发生了反应。
课堂上老师对探究干电池原理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图甲:把一块锌片和一根碳棒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U型管中;
图乙:用导线将锌片和碳棒连接起来插入盛有稀硫酸的U型管中,并在导线中间连接一只灵敏电流计。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甲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2)乙观察到与甲不同的现象是 、 。
(3)配制所需硫酸:现有98%的浓硫酸18g(体积为9.8mL),可将其配成24.5%的硫酸溶液 g,配制的具体操作过程是 。
(4)取(3)所配24.5%的硫酸溶液20g,向其中滴加25%的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①请计算产生沉淀的质量 g,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②沉淀过滤后水的质量是 g。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组成如表
空气组成 |
X |
O2 |
Y |
CO2 |
其它 |
体积分数 |
78% |
21% |
0.934% |
0.034% |
0.002% |
如图是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的分子式是 ,Y气体名称是 。
(2)煤的气化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3)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
Ⅰ.将液态空气气化,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X Y(选填“高于”、“等于”、“低于”)
Ⅱ.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X O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4)结合流程和所学知识可以预测: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还伴随有 变化。(选填“状态”、“能量”、“原子”、“压强”)
(5)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 。
(6)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之比,则空气中氮分子与氧分子总质量之比等于 。
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请回答相关问题:
气体 |
CO2 |
SO2 |
||
制备 |
石灰石与盐酸 |
Na2SO3与70%硫酸 |
||
相似性 |
溶解性 |
能溶于水 |
易溶于水 |
|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
二者都产生白色浑浊 |
|||
差异性 |
与KMnO4溶液 |
不反应 |
气体被吸收,溶液逐渐褪色 |
|
(1)化石燃料的气体产物中有CO2和SO2等物质,其中SO2是形成 的主要物质(填一污染名称)。
(2)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用于收集CO2装置是 。(选填如图序号)。
(3)写出Na2SO3与70%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制备SO2发生装置用 。(选填如图序号)。
(4)将收集满SO2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5)结合已知信息,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化石燃料燃烧的气体产物中有CO2(写出操作、试剂、现象、结论) 。
已知:铝在常温下能与O2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薄膜;Al2O3能溶于NaOH溶液。某课外小组对“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进行如下探究。
①测得CuCl2溶液的pH<7;
②将铝片放入CuCl2溶液中,没有观察到现象;
③取出铝片用NaOH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再取出铝片洗净后放入CuCl2溶液中,观察到铝表面产生无色气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观察到CuCl2溶液呈 色,该溶液呈 性(选填“酸”、“碱”或“中”)。
(2)步骤③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步骤②中没有现象的原因是 。
(4)小组对步骤③产生的气体提成以下猜想:
a.可能是Cl2; b.可能是O2; c.可能是 ;
小组讨论得出c成立,理由是 。
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氢钠,为测定某纯度,取100g样品加热至不在产生气体(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使生成的水完全被浓硫酸吸收,测得加热时间和浓硫酸质量增加的关系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仪器和浓硫酸的质量总和(g) |
150 |
150.9 |
151.8 |
152.7 |
152.7 |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完全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若将加热后所得固体完全溶解于300g水中,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