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飞天”“中国高铁”等“中国制造”,展现了“中国智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悬梯等关键部件采用铝合金而不采用纯铝,原因是 。
(2)“复兴号”动车高速运行离不开铁轨。建造铁轨需要大量钢铁,钢铁属于 (填“合成材料”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3)建造铁轨所需要的钢铁通常用还原铁矿石制得,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中,a处看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装置中存在明显不足,改进的方法是 。
将9g含少量杂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化学反应)的碳酸氢钠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54.5g。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9.1g。请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化学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分组实验。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都呈中性。
(1)第I组实验:探究酸和碱的反应。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并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充分振荡后,再逐滴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测得溶液的pH<7.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 。
(2)第Ⅱ组实验:为了探究一瓶忘记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提出猜想]
猜想1;溶质是氢氧化钠;
猜想2:溶质是 ;
猜想3:溶质是碳酸钠。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
猜想3成立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交流讨论]
老师问:“若向少量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猜想3一定成立吗?”同学们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3不一定成立,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两组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进行集中处理。若使废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氯化钠(酚酞除外)则需向废液中加入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的药品是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 ,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图A装置中若用注射器替换长颈漏斗,其优点是 。
(5)实验室可用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则制取该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写出一种组合即可)。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
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几个基本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
(2)图B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图C实验是配制氯化钠溶液过程中量取水的操作,该操作将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4)图D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图E操作中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即可)。
(6)图F实验中,加热片刻后,可观察到棉球上的酒精燃烧而水不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 。
已知A~G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与B的反应在工业上可用于高炉炼铁,B为红棕色固体氧化物,E中含有两种元素,F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写出D的一种用途: 。
(3)G→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C的物质类别是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5)E一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